楚国,两国永结秦晋之好。如此,楚国既能得到大片土地,又能避免战争,何乐而不为呢?”
楚怀王是个贪婪而又短视的人,一听有六百里土地可拿,顿时心动不已。
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毅然决定与齐国断交,与秦国结盟。
待楚怀王派人去接收商於之地时,张仪却翻脸不认账,称当初承诺的是六里而非六百里。
楚怀王得知自己被张仪欺骗后,恼羞成怒,发誓要报仇雪恨。
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兴兵攻秦。
然而,楚国此时已孤立无援,秦国又早有防备。
在秦楚之战中,楚军被秦军打得大败,损兵折将,还丢失了大片土地。
楚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此后,张仪又先后前往齐国、赵国、燕国等国,利用各国之间的利益矛盾和猜忌,凭借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逐一瓦解合纵联盟。
在齐国,他对齐王说:“齐国虽强,但秦国与其他各国结盟,势力逐渐壮大。若齐国坚持合纵,必将成为秦国的眼中钉,下一个被攻击的目标。而与秦国修好,齐国则可保一方太平,还能在各国纷争中谋取利益。”
齐王听后,权衡利弊,最终放弃了合纵。
在赵国,张仪则对赵王说:“赵国如今处境危险,秦国已与多国结盟,形成包围之势。若赵国不改变策略,必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赵王听后,心中惶恐,也开始动摇。
就这样,张仪凭借着他的智慧和口才,将六国合纵联盟彻底瓦解,秦国在战国纷争中逐渐占据上风,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风云变幻,世事无常。
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继位。
秦武王与秦惠文王性格迥异,他崇尚武力,不喜欢张仪这种靠谋略和口才上位的人。
张仪深知自己在秦国的处境岌岌可危,昔日的荣耀与权势已如过眼云烟,随时可能被剥夺。
他心中暗暗叫苦,却又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谋划。
此时,张仪心生一计,他对秦武王说:“大王,齐王恨我入骨,我在秦国一日,齐王便一日不安。我若前往魏国,齐王必定以为我是去为秦国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