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学生们的生活,虽然提供了宿舍和食堂,但那是需要花钱的。
杨新海家里连学费都是勉强才凑齐的,根本没有钱让他住校,所以刚开学的那段日子,杨新海只能是起早贪黑,中午就着凉水,啃一口从家带来的凉馍。
每当这个时候,小海看着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去食堂吃饭,再看看自己手里梆硬的凉馒头,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同样是在一个教室里读书的同学,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这种低人一等的感觉,让小海越来越自卑,变的更加沉默寡言,他每天都是一个人独处,基本上不跟同学打交道,而他的这种另类表现,也让其他同学都对他敬而远之。
这样的处境,让杨新海觉得每天都是煎熬,半个月之后的一个周末,他在帮老爹干农活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咱家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了,那这个学还不如不念了。”
老杨停下了手里的农活,坐下来卷了一根旱烟,哆哆嗦嗦的点着之后,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又将烟雾缓缓的从鼻孔喷了出来。
浓浓的烟雾仿佛带走了老杨的苦闷,又仿佛帮老杨下定了决心:“小海啊,你们兄妹六人,只有你上过学,你脑瓜子好使,现在已经考上高中了,以后肯定能有出息,只要你好好读书,我就是头拱地也得把你供出去!”
杨新海不敢看老爹那满是期盼的眼神,只能低着头发泄自己的不满:“你总说供我上学,供我上学,难道光说就有用吗?我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怎么上学?”
没想到老杨微微一笑,缓缓的说道:“你老爹我虽然没啥大能耐,但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多少还是有些人脉的,明天我就去一趟油坊店乡,务必把你吃饭这个头等大事给解决了!
老杨并没有说大话,他已经有了打算,第二天一大早,老杨就轻装启程去了油坊店乡,找到了一个远房亲戚。
这个亲戚是杨新海的一个远房表姐,经济情况还是挺不错的,而且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表姐家离学校很近。
表姐一家对老杨的到来表现的非常热情,这让老杨稍微打消了一些顾虑,双方简单寒暄了一下,老杨便进入了正题。
“我这次过来呢,是为了我家小海来的,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