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学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陈松作揖说道。
此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
陈松就跟着徐树良回到了他家。
经过一番介绍之后,徐树良的老婆也是为自己的老公终于找到得意门生而感到高兴,亲自下厨做了几个拿手菜。
席间,众人相谈甚欢,陈松也终于知道自己这个便宜师母竟然也是文艺工作者。
她是在部队的文工团里工作,军衔虽然不算相当高,但也不低了。
而且徐树良和方文娟还是自由恋爱结婚的。
年轻时两人都对对方的才华而感到喜爱,偶然的机缘遇到了,彼此惺惺相惜,于是便在一起了,成为了一对良人美眷。
虽然陈松和徐树良今天才是第一次见面,而且关于这个师徒名分里面的猫腻,两人都是心照不宣,但却并不妨碍他们交流。
这一交谈,徐树良就感觉遇到了知己,陈松虽然年轻,但是在某些方面的见识和理解,即便是连他也不如。
比如一些历史事件,陈松就经常能说出独特而又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这主要是因为他前世的后半生时,言论相对自由,人们看待事物的眼光也发生了改变,又重新分析了一些历史事件,所以就得出了比较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徐树良跟陈松谈起文学,陈松也能交谈一番。
他前世读的书很多,对于文学方面也不算一问三不知。
谈起他了解的事情,他就多聊一些。对于那些不了解的事情,他就少说几句,或者干脆不说,又或者承认自己不知道。
徐树良也不会怪罪他,毕竟他只是一个野生的作家,虽然富有才华和天赋,但对于文坛的很多内幕没有听说过也是情有可原的。
一顿饭吃完,已是深夜。
徐树良想留他在自己家里住下,陈松婉言谢绝。
住在别人的家里毕竟放不开,也会感觉尴尬和不自在,还不如回去住招待所呢,在自己的房间里想干啥就干啥。
于是陈松说自己第二天一早就要去赶火车,怕打扰了师父和师娘休息,所以就不留宿了。
徐树良把陈松送到大门外,两个人依依惜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