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江的脸色一紧,不知道怎么向薛氏解释,白氏却率先开了口:“回老夫人的话,景辰年纪也不小了,老爷和妾身都指望他日后为咱们苏家争光,因此,托了人去松山学院游说,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他送了进去,眼下比同龄的孩子要懂事知礼许多,待他年关归来,老夫人看了定是喜欢!”
薛氏不悦的瞪了白氏一眼,她问的是她的儿子,又不是白氏这个续弦,再说了苏景辰不是白氏的亲生孩子,白氏能有多疼他?老夫人作为过来人,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苏青江赶紧点了点头:“是啊,辰儿年纪也不小了!”
白氏的话却也不假,苏景辰确实进了松山学院,可是不过一年的光景就被院方开除了,这件事白氏却一直捂着,甚至连苏青江也没有告诉。
她一心想生下自己的嫡子,可惜,这三年来她试过无数偏方,可肚子就是不争气,一次也没怀上。
苏瑾月挑了挑眉,顺着苏青江的话接道:“父亲说的是,景辰年纪也不小了,该是时候进国子监了!”说到这里,苏瑾月顿了顿,弯下腰十分亲昵的靠着薛氏:“祖母,既然父亲和母亲这般有心,想必景辰也不负众望,定能考进国子监的!”
她要她的弟弟回来。
进国子监的门槛可不小,因此京城中许多贵家公子都是先去其他地方学习过才通过考核进去国子监的。
不仅如此,还需要原先教导先生的举荐信。
苏青江倒是没什么,白氏却愣了愣,苏景辰已经有二年没有上过学了,又哪里来的举荐信?再说了,她有意让苏景辰学无所成,因此,特意交待了那边好吃好喝的款待着……
如今的苏景辰,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唯独不会的只怕就是读书了……
薛氏听了苏瑾月的话,笑得眉眼弯弯,就好似孙儿就在眼前似的:“说的好,眼看着快要年关了,就叫景辰早些回来,来年就待在京城吧,那么远的地方,也不见得能教出多好的学生来!”
说罢,薛氏满心欢喜的看着苏青江,吩咐道:“明儿个就给那书院的先生去信,请他举荐咱们景辰进国子监!”
在她看来,她的孙儿自然是优秀的,薛氏恨不得将最好的赞羡全堆在他的身上。
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