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草莓快递,夏芜带着哥哥履行早起的承诺,在镇上学校对面的杂牌汉堡店一人享用一个鸡腿堡,杨弘文爱吃双皮奶,俩人蹲在路边晒着太阳吃完双皮奶和冰淇淋。
今天太阳不错,杨老爷子又出门给人看病了,天气一冷,疾病多发,不是发烧就是感冒,他整天忙的都顾不着家。
丘兰找上门来,问夏芜他们要不要一起去山脚挖冬笋,杨国俊带上家伙事,拉着俩孩子一起去,子母山脚下成片茂密的竹林,还有一条十几米宽的河流经,前面被水库拦了一下,河水在竹林附近就没那么深,水位浅的时候还能看见河底的石头和游鱼。
以前村里孩子多,年轻人也多,一到夏天来这里摸鱼摸钉螺的人不知有多少,还有人在下游的水库游泳。
子母山就像是一位母亲一样,看着栖息在此处的子民安心在她怀中享用闲暇时间。
只是随着村民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许多人也没那么大的精力和闲心再来这里挖冬笋。
杨国俊和丘兰都是找笋的高手,夏芜看见被枯叶掩埋的土地,丝毫不见冬笋的踪迹,她爸把锄头反过来,扒开落叶,笃定地说:“这里有个大家伙。”
说着,枯叶下面就真露出一个笋尖尖。
冬笋不好挖,需要极强的眼里找寻,还要有耐心去挖,千万不能挖断,笋破损就不好吃了。
丘兰挖的笋是要发出去卖钱的,她干的比谁都仔细,而且专门挑好的挖,竹林挺大,两伙人挖着挖着就分开了。
杨国俊负责挖笋,夏芜和哥哥负责把笋装袋子里,挖了一下午,才挖了大半袋子。
杨国俊擦擦累出来的汗,直起腰来喊丘兰:“平安娘,你挖多少了?”
“该有几十斤了吧,”丘兰提了提放一旁的蛇皮袋,“要不你们先回去,我再挖会。”
“差不多就行了,一会儿天黑了你一个人不好走,走吧,明天再挖也一样。”
山里天黑的早,这会太阳都要落山了。
丘兰只好提着袋子过来,一行人回到三轮车旁,回家去了。
到了杨家,杨国俊找来秤,先给丘兰挖的笋称重,“七十三斤,不错啊。”
丘兰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