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去学校,还让杨明远有啥不会的题目多问问龙凤胎。
杨明远颇不好意思地说:“他们都六年级了,忙得很,哪有时间。”
杨明远在夏芜这里干活有一段时间了,有时候杨明月星期六放学在家,也会来干活,夏芜对他们姐弟俩的态度很是不错,该给的工资都给,有时候杨明远去上学,夏芜还会给他拿鸡蛋让他饿了吃。
正是看见了夏芜对孩子的态度,丘兰才故意把俩孩子叫来一起干活的。
她想着杨明远在夏芜这里呆的久,可能是特别的,见儿女不说话,忙道:“讲几道题有啥难的,你有啥不会的就问,你平平哥不会,还有你安安姐呢。”
“听到了没?上次期中考试你考多少分来着?才四年级,语文数学居然没一门及格的。”
夏芜有些恨铁不成钢,她对杨明远的印象相较于当初有所改观,这孩子就是缺大人管教,实则心地善良还孝顺,他给夏芜干活挣得工资都攒起来,找到杨老爷子问咋才能给他奶奶治风湿病。
一个十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孝心真是不赖。
有时候夏芜也会多嘴问几句杨明远的成绩,才知道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
都四年纪了,拼音都不会,加减乘除就会点一百以内的加法,看得人两眼一黑。
杨明远不好意思地摸摸后脑勺,嘿嘿一笑:“夏夏姐,我知道了。”
早晨孩子们干完活,夏芜给他们一一结账,虽然吃过早饭了,可她还是会让刘桂珍多煮些鸡蛋或者红薯玉米,路上给仨孩子带上。
小孩子还没发育好,早晨起这么早,又要干活又要读书,营养总要跟上。
杨平和杨安也是一小时十块钱,一共二十块钱,交给丘兰代为保管。杨明远自个拿着钱,他不会乱花钱,他手紧的很。
孩子们结伴上学,大人也能安心些。这几天订单量多,夏芜只负责打快递单以及把打包好的快递送到镇上,其他都是桂花娘他们几个人来干,上手一段时间后,大家都明白该怎么做了。
又都是一个村里的,拿着夏芜日结的工资,谁也不好意思偷懒少干。
不过订单多,他们一打包就是一上午,通常是六小时左右。
时薪十五,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