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俩进了院子,陆瑾便扛着锄头要出门,“妹啊,天色还早,我去趟地里,咱娘一个人弄不完的。”
陆蕙点了点头,“嗯,大哥快去吧,我把衣服收收,再把鸡和兔子喂了,晚饭给你们炖肉吃。”
“得嘞!”
看着陆瑾出了院门,陆蕙便把背篓里的小篮子和竹席都收拾进小仓库放好,然后提着肉和骨头去了厨房。
家里现在只有五口人,这些肉一次是吃不完的,陆蕙把瘦肉切了一半出来,稍微撒了点盐装盘子里,放入小竹筐,拿去水井口吊挂了起来。
这招她还是跟自己的外婆学的,早些时候家里没有冰箱,外婆就是把肉挂在水井口,让水里的凉气保鲜,这样放上一两天也不会坏。
弄好这块肉,陆蕙就去厨房忙着炖肉,这些骨头没有一个小时都炖不出来香味的,所以要赶紧处理了。
按照原身的记忆,陆蕙很熟练的就用火折子引燃了松毛和豆杆子,灶里的火很快就烧的旺盛了起来。
添上两瓢水,先把骨头焯一下水去腥,这功夫,陆蕙去院子里拔了几根小葱,又在屋外房梁下取了一块干姜。
洗干净后,这锅里的骨头也都焯好了,用木勺打掉浮沫,再用笊篱把骨头捞出来过水洗净,陆蕙就要烧制了。
这骨头分着龙骨和筒骨,数量颇多,只不过肉都剔的很干净,剩余的肉也只是薄薄一层。
不过,没关系,再薄,那也是肉啊。
陆蕙打算把筒骨煲汤,龙骨另做一个简易的酱骨架出来,至于瘦肉,就用来炒蒜薹好了。
搬出泥炉子,陆蕙往里面添了几块木炭,这些都是做饭的时候留下的,这里的人会把烧好的红炭放到一个大肚坛里密封起来,俗称闭炭。
这样一年下来可以存不少木炭,冬天的时候就能用上了。
陆家的后院有一间废弃老屋就是专门放柴放炭的,这些都是为冬天的寒冷做准备的。
泥炉子里加上火红的木炭做引子,再从大肚坛里夹出几块黑炭放进去,这炉子就算弄妥了。
接下来就是煲汤了,这是最简单的了,把筒骨放入瓦罐里,加入洗净的干姜和几颗红枣,再一次性加够水就行了。
把泥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