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加上鲁师傅是行家,指挥得当,井井有条,干起活来事半功倍。
原本预计需要两个月才能建成的砖瓦作坊,鲁师傅拍着胸脯保证,照这个干劲和效率,一个月足矣!
“曼丫头,你这法子好啊!”鲁师傅一边啃着臭豆腐,一边对黄曼曼赞不绝口,“这些人吃饱喝足了,干活都跟拼命似的!照我看,要不是这夯土的院墙得慢慢晾晒,怕是十天半个月就能给你把主体框架都搭起来!”
黄曼曼闻言,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热火朝天的场面,正是她想要的。
其实,她坚持“每户一人”,并非真的吝啬那几个名额。
她有更深远的考量。
眼下正是水稻刚刚种下的时节,田里的活计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后续的除草、看水,一样都不能少。
若是各家各户的壮劳力都一股脑儿地涌到作坊工地来,图这眼前的三瓜俩枣,那田里的稻子怎么办?
到时候秋收若是歉收,村民们不会反思自己是否疏于照料,只会觉得是稻种不好,或是老天爷不作美。
一旦粮食出了问题,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
末世的经历让她深刻明白,食物,永远是生存的根本。
她不敢赌人心,更不敢拿全村人的口粮去冒险。
所以,她宁愿自己承担一些“不近人情”的骂名,也要将这个规矩执行到底。
好在,这种潜在的“骂名”并没有持续太久。
仅仅是作坊开工两天后,看着那平地而起、初具雏形的坚固墙体,闻着每日飘荡在村子上空的肉香,感受着家里实实在在多出来的铜板……
村里哪里还有半分抱怨和非议?
“曼丫头真是咱们村的福星啊!”
“就是!这砖瓦房盖起来,多气派!以后咱们杨家村也是有大作坊的村子了!”
“天天有肉吃,还有臭豆腐年糕,干活都有使不完的劲儿!”
“早知道曼丫头这么有本事,当初就不该听风家那些屁话!”
赞扬声、感激声,取代了之前所有的不满和揣测。
黄曼曼听着这些发自内心的声音,嘴角噙着一抹浅淡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