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鲁之甲才结结巴巴地辩解:“将军教训的是……但将军想,建奴既不敢迎战四百骑兵,可知耀州城内建奴不多,我军必能一举击溃。”
马世龙听后脸色稍缓:“你言之有理,四百建奴尚且不敢出战,如今已过八百人,应当无碍。
今日也只能这样了。”他叹息一声,沉思片刻后下令,“明日清晨,鲁副总兵与李参将率八百火器兵渡河,杜游击带部随行。”
鲁之甲、李承先及杜寒领命后各自散去准备。
八百火器兵提前集结于河岸扎营,杜寒则带二十多名骑兵在其后驻扎。
按计划,次日火器兵先行,杜寒的小队随后渡河。
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黎明时分,所有待命渡河之人已准备妥当,整齐列于河畔准备出发。
清晨空气清新湿润,河面笼罩着一层薄雾。
第一批士兵在李承先带领下登上六艘小船,随着船夫的吆喝声离岸远去,在雾中渐行渐远。
因载的是步兵,六艘船每次可运百余士兵,效率远高于运送骑兵。
日头渐高,火器兵终于迎来最后一拨运输。
鲁之甲最后一个上船,向岸边的杜寒拱手道:“杜游击,我先走一步,会在对岸等你。”
“将军一路平安!我随后即至!”
杜寒还礼,鲁之甲的小船离开岸边,缓缓驶向对岸。
清晨时分,薄雾早已消散,天空澄澈无瑕,万里无云,河面显得格外宽广。
站在岸边便能将对岸的情况一览无余,一艘艘小船缓缓靠近,待步兵踏上彼岸后,船只迅速返回。
杜寒麾下不过二十多人,他们分成四只小船渡河。
小船拥挤不堪,骑兵们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战马,而杜寒则稳稳地站立于船头,即便小船随波起伏,他的脚尖依旧纹丝不动,这不仅让手下的士兵惊叹不已,连撑船的老者也不禁暗自佩服。
各船行速不一,当杜寒所乘的小船抵达河中央时,对岸忽然响起密集的火铳声与震天的呐喊声。
杜寒大吃一惊。
按原定计划,鲁之甲应在杜寒全军登岸之后才开始进攻,况且按照时间推算,鲁之甲此时刚登上岸没多久,根本不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