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马世龙率步兵抵达娘娘宫渡口。
听取鲁之甲的报告后,并未立即下达渡河指令,而是派了一艘渔船去接回首批渡河的千总周守祯。
“周守祯,你渡河之后是否调查过耀州?城内有何反应?”见到周守祯后,马世龙开门见山地问道。
“回禀总兵大人,属下渡河后不敢懈怠,当晚即前往耀州城外侦察。
今早再次确认,城上的建奴见我军逼近,关闭城门严阵以待。
但从我的观察来看,城内兵力不多,总计不足两千人,且多为老弱妇孺,青壮年建奴仅两百余人。
此外,我已准备了一些攻城工具,数量虽少,却足够应对数百人防守。”
周守祯的回答详尽而清晰,显然事前做了充分准备。
马世龙听完后,又登上高地仔细观察了一番,随后高声下令让都司张邦才指挥四百名步兵渡河。
由于来回奔波耗费了大量时间,当张邦才率领手下四百人成功渡河时,夜幕已经降临。
众人虽心急如焚,也只能暂且安顿下来等待次日再行动。
短短两天仅输送了八百人,这让所有人对觉华岛水师十分失望。
若非他们未能履约,仅凭一艘船便足以将千余名士兵一次性送至对岸。
大战结束后,马世龙决心去质问金冠,为何水师迟迟未至支援渡河。
那该死的废物,实在该受千刀之罪!马世龙满腔怒火,站在水流边破口大骂。
“大人息怒,无论水师来或不来,我们已有八百余人顺利渡河,即便建奴出城,我们也不惧。
水师不来反倒是好事,免得分薄我们的功绩。”鲁之甲见马世龙脸色铁青,忙在一旁安慰。
马世龙余怒未消,听罢更添怒意,对鲁之甲大声呵斥:“昨日你的行为太过冒险。
既然水师未至,你就该等我渡河后再行动,若建奴出战,你这四百骑兵恐难全身而退,何来功劳?到时你又如何自处?”
鲁之甲闻言冷汗直冒,这才意识到自己所冒的风险有多大。
第一天渡河的仅四百零九人,即便城中真只有三百建奴,四百对三百,背水作战的明军也无必胜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