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寒多次与努尔哈赤交战,单挑之下,他认为这些骑兵并不逊色于对方。
那么,三百努尔哈赤骑兵如何能轻易战胜这些明军骑兵呢?正因为深入观察了明军状况,杜寒对清廷记录的柳河之战产生了质疑。
毕竟努尔哈赤一向歪曲史实,参加耀州之战的努尔哈赤士兵可能远超三百人!
次日早餐后,明军按鲁之甲的部署开始渡河。
正如杜寒所料,鲁之甲并未安排杜寒部渡河,首批渡河的是他的千总马吉与周守祯。
这些骑兵均为鲁之甲和李承先的亲信家丁,虽仅八百人,但职位颇高。
马吉与周守祯两位千总的部下总计不过一百零五人。
六艘小船容量有限,每船一次仅载七人七马,往返两次才运过去八十多人。
从耀州城头可见娘娘宫渡口的情况,除了增派少量人手外,无其他异状。
“杜将军,您该安心了吧?兵法曰‘半渡而出’,若敌军人多,此时正可出其不意袭击。
但他没这么做!这表明耀州城内并无几多敌军!”鲁之甲见对岸骑兵已登陆,得意扬扬地夸耀一番。
杜寒闻言只是淡然一笑,既然已经开始行动,再多解释也无济于事,只能静待后续发展。
鲁之甲并未在意杜寒的看法,说完便挥手示意:
“张文举、郝自演听令!你们各自率领所属渡河!”
两位千总迅速上前接令,随后返回召集部属。
加上两位千总,他们共出动二百九十人。
六艘小船缓缓摆渡,直至午后过半才全部完成,共计四百零九人渡河。
未渡河者皆立于岸边观望耀州那边有何反应,对岸骑兵挥舞旗帜联络,信号显示耀州方向并无异常动静。
杜寒也站在河岸高处眺望对岸,只见渡河的骑兵正在清理河边密集的柳树林,以便对岸有更好的视野。
柳树沿河而生,虽繁茂却不甚粗壮,与灌木无异,此乃临水之地柳树之常态,清理起来并非难事。
鲁之甲审视良久,确认无误后欣然下令:“今日暂且休整,将船只妥善安置。”负责护送的士兵将船夫带至别处看守,并递上干粮与咸菜,船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