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我的技艺多有指点,这才萌生了造炮的想法。
孙给事还特意为我安排了几名匠户,此事也曾禀告过通判大人。”
杜寒巧妙地将孙元化推为挡箭牌,他知道凭借孙元化的身份地位,即便金启保心中存疑,也不会贸然反对。
金启保注视着杜寒,眼色中满是怀疑,但他沉吟半晌后,终于缓缓点头。
“罢了,这次便姑且信你。
若真如你所言,大炮这般厉害,你要多少铁、多少炭我都予你,并且会为你向朝廷请功。”金启综说完稍作停顿,目光忽而变得严肃,“倘若大炮无用,你浪费这么多精铁,到时我定会严惩于你!”
杜寒听罢心中安定,却依旧毫无表情,而是以下属应有的姿态正色答道:“大人尽可宽心,属下必定造出大炮,到那时那些建虏便不值一提!”
金启保又看向旁边的车,此车耗铁量比炮车少许多,车轮与车辕皆为木制,仅在重要处包覆铁片。
车身的模样从未见过,两个与炮车等大的木轮承载着一只巨大的木箱,箱顶设有两排背靠背带扶手的座椅。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辆车仅在正中设一根粗壮的辕杆。
两排座椅通过铁扣固定于木箱两侧的支架上,可折叠露出箱内空间,使用时便于装载或取出炮弹。
金启保显然对车更为好奇,他绕着它转了两圈儿,还特意让人打开木箱查看,发现箱内竟分隔出若干大小不一的空间。
他探头望了望这些隔断,随后拍了拍箱子问杜寒:“你这车能装多少炮弹?”
“回大人,若全装圆球炮弹,可容纳300枚炮弹及所需火药,每枚炮弹约重五斤。”
“三百枚?仅炮弹便达一千五百斤,加上车身岂不是超过两千斤?若是再连上炮车,需要几匹马来拖动?”金启保惊讶地盯着杜寒。
他心中计算迅速,但杜寒的回答却十分笃定:
“大人,最重的就是这些炮弹,若不算炮弹,炮车和车合计不会超一千斤,四匹马拉即可疾驰,即便两匹马也可勉强应付,只是行军速度会稍慢些。”
“一千斤?那你的大炮有多重?”
金启保越听越觉疑惑,明朝的大型佛朗机炮也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