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人的反应不同,擅长几何的孙元化思虑片刻后,忽然感觉脑中一片清明,仿佛有一股清凉自天灵灌下,令他倍感畅快。
因他悟透了其中的道理,这让杜寒更为钦佩,简直到了极点。
往昔随徐光启读书时,徐光启常叮嘱他学问须付诸实践,今日方知其真意所在。
众人听罢杜寒讲解,纷纷尝试测算,就连城上的几名士兵也伸出手臂,欲一试这种奇妙的测距法。
对于后世军人而言,这只是最基础不过的粗略测距方式;然而在此时,它却是极为精妙绝伦的精准测量技巧。
明朝时,人们测距大多随意估量,若遇较远目标,误差岂止百步?
各人所测之距不尽相同,有人专攻近处,有人挑战远方,亦有人难以掌握测量之法,相互议论间,城头顿时喧闹起来。
更有趣的是,每次测完一处目标,众人必去找杜寒核对结果,围着他吵嚷不已,忙得他焦头烂额。
无奈之下,杜寒只得举起双臂示意众人安静:
“都别急,先听我说!要想熟练运用此法,需勤加练习,我来教大家一首口诀,且记牢——
闭左目、张右目,拇指左移对准标;
闭右目、张左目,拇指跳跃即为距;
估算实际远近程,十倍便是视线距。”
杜寒每念一句,众人便跟着重复一遍,此口诀通俗易懂,几番吟诵之后,人人都已铭记于心。
学会口诀后,众人再度操练,孙元化为验证成效,特意挑选了几位擅长测量的士兵去测定木靶位置。
城头再次沸腾,直至罗立匆匆赶来报告,一切才恢复平静。
“孙大人,袁总兵言称有急事未能亲临,请您自行试验火炮即可。
他还嘱咐,待您试完炮后,烦请您过去一趟,有要事相商。”
得知袁崇焕缺席,孙元化脸上浮现出一抹失落,那几位测距的士兵也迅速返回,虽然测出的数据各有差异,却大致集中在五百步上下。
这一结果更令众人对杜寒佩服不已,木靶确实在五百步开外。
孙元化下令准备发射,西方的劳也不让明军动手,而是亲自带领几名外籍教官操作装填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