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或许确实有过人之处,才会让这位佛朗机人另眼相看。
然而,孙元化内心仍存疑虑。
在他看来,大明西学翘楚非其师徐光启莫属,这个破落户的小百户怎能通晓那些深奥的西学?
恐怕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利索。
若非的西劳执意恳求自己留下此人一日,孙元化根本不会主动替他向袁崇焕求情。
忍耐许久,孙元化终感不耐,走向红夷大炮旁,轻拍炮身:
杜百户凝视良久,孙元化转头问他:“你觉得这些红夷大炮如何?”
这样的提问其实颇为棘手,若是对火器所知不多之人,不是答非所问,便是无从说起。
杜寒此时专注于观察铭文痕迹,听见问话后头也不抬地说道:“炮很精良,可惜仅能发射实心弹,若换用咱们的开花弹,恐会炸膛。
但实心弹对付密集队列十分有效,在约1500米外可击倒近五十人,最远射程可达五公里以上,不过越远越难控制精准。”
孙元化闻言顿时一怔,看见的西劳也是满面困惑。
“咦?有何不妥?”杜寒见两人神色,心中纳闷,自己对这种长炮性能尚算熟悉,难道现代数据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孙元化并未直接询问杜寒,而是转向显得更为高雅的的西劳,用葡萄牙语问道:“的西劳先生,您可知‘米’为何物?又何为‘公里’?”
他不愿显得过于失礼,也不想让杜寒轻视自己,只是这两个词实在难以准确表达。
杜寒立刻明白过来,这时代根本没有这些概念,国际单位制尚未形成。
“孙先生,我也未曾听闻‘米’……杜先生……”的西劳亦是一脸茫然,他对这两个新奇词汇同样毫无所知。
“一米相当于三尺二寸八分,一公里即千米,若换作大明的步幅,一米大约略多于一步。”杜寒语气平和,似在述说一件再普通不过之事,实则内心波澜起伏。
幸亏提前虚构了一位早已亡故的英国人,不然难以圆场。
杜寒决定无论对方有何质疑,都推给这位并不存在的人物,爱信不信。
“啊……那么,英尺又是何意?”
的西劳与孙元化几乎是同时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