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右屯了,不如留在此处,充当我亲卫如何?”
此时,坐在主位正与副将朱梅谈兴正浓的满桂突然开口相邀。
杜寒听罢明白,满桂这是有意招自己做他的家仆兵。
桌上众人依旧谈笑风生,满桂这句邀请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然而,曹文诏与左良玉却都听得清清楚楚。
二人目光齐齐投向杜寒,神情各异。
曹文诏面色瞬时略显阴郁,心知自己方才尚在谋划招揽杜寒,不料被满桂抢先一步,令他懊恼不已,悔不该未能抢先表态。
左良玉则是神色复杂。
能够在总兵麾下当家仆兵,似乎远胜于在游击手下效命,前途更显广阔。
这杜寒当真好运道,一次建功便获总兵赏识,让左良玉暗自心生羡慕。
明军中有种奇特现象,边疆将领无论麾下兵力几何,精锐者终究为少数,正是这些家仆兵。
所谓家仆兵并非真正的私人家奴,实则属于吃朝廷俸禄的正规军兵员。
然招募来源多样,多以将领私下招募为主,再辅以吸纳军中强者组成骨干部队。
因这些人为将领私下招募,效忠于招其入伍的将领,似主仆般忠心耿耿,长此以往故有“家仆”
之称。
自从明朝中期以来,无论是传统的卫所军户制,还是后期发展的镇戍营兵制,均暴露出重重问题。
拖延发放薪饷的现象导致军中哗变频仍,士兵逃亡问题屡禁不止。
虽军籍在册者号称上万,但大多为虚耗粮饷的疲弱残兵,仅凭他们勉强守城已是勉为其难,更休要说奔赴沙场奋勇杀敌。
这些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士兵,平日里根本无暇进行训练。
一旦爆发战事,即便官方临时大幅提升薪饷和奖赏,也难以激发其战斗力。
毕竟,没有基础能力的士兵,无论怎么激励都是徒劳。
因此,边疆将领往往会利用职权组建私人精锐部队。
他们亲自招募军事素质过硬的士兵,并给予丰厚待遇以提升忠诚度。
为了加强队伍的凝聚力,许多武将与这些精英战士之间通过认义父子等方式建立依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