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从上而下传递,但总会有人根据自身情况找出对应的办法,这种博弈贯穿各个时代。
一场热闹的聚会正在,席间人们饮酒尽欢,嘴巴四周油腻一片。
来自右屯的骑兵初临此地,他们腮帮子塞得满满的,连讲话都成了奢望。
杜寒也是头一次见识明代权贵阶层的生活方式,与以往作为夜探时的窘迫截然不同。
在右屯之时,许多人为了饱餐一饭,选择加入右百户所,这意味着将自己的生死托付给了杜寒。
无论身处何境,那些地位显赫之人却始终衣食无忧,此刻辽东百姓的生活尚且捉襟见肘,而这些大人物无需花费一分银两便可享受一顿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奢华宴席。
宴会上开始,杜寒分享了几段战斗经历,其间王鹏和曹变蛟适时补充,让众位历经战阵的武将们都啧啧称奇。
尤其是提到黄台吉臀部中箭的细节时,满堂更是笑声连连。
此时已略有醉意的曹文诏感慨不已:“遗憾啊,再偏离些许,黄台吉就能进宫去当太监了,实在是可惜之极!”
大家又复哄笑不止,连旁边座位上的侍从也附和发笑,笑声洪亮至使驿馆其他房客纷纷推窗观瞧。
星星闪耀于浩瀚夜空,篝火燃烧于寂静院子。
起初人们围绕杜寒斩杀建奴的英勇话题热烈讨论,随着酒席深入,这一主题渐消,谈话内容变得更加随意广泛,无特定方向。
兴致正浓之际,交谈对象也随之变化,人们各自凑近身边之人闲聊,嗓音高亢此起彼伏。
声音越大者,越临近醉态。
正如曹文诏,与杜寒交流之时已有口齿含糊的表现。
不知不觉中,他们谈及红夷大炮一事。
“看见没有那个红夷?紧跟着孙元化的佛郎机人,名字什么的细佬的,这名字念着真费劲。
想当年正德皇帝是怎么把这类语言学会的呢?”
曹文诏话语渐渐凌乱,前面提及那位红夷之人,后半句转至正德皇帝之上。
正德系明武宗朱厚照年号,尽管历史上对他多加贬低,但朱厚照武艺非凡,且思维敏捷,在多次接触葡萄牙使者之后,竟然跟翻译学了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