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捕获并斩杀四位。
然辽东总督王象乾对此不满,试图写信给兵部尚书董汉儒商议牺牲赵率教来换取蒙古部落谢虎部的安抚,此事被报知孙承宗,自是不会同意。
而且,让孙承宗更为恼火的是王象乾不事先征询他,独自先行赔付蒙古部落一千两银两。
孙承宗怒不可遏,即刻针对王象乾启动了弹劾流程要求上级部门主持公道,结果王象乾遭“病退”
撤职。
经历了几番人事波折之后,孙承宗清楚认识到,同一区域存在督师、总督和巡抚三个平行职位管理实属多余且严重妨碍工作协调。
因此,他向朝廷提议废止辽东总督之位。
不过该提议并没有得到朝廷的认同。
权衡之下,孙承宗另提一个较为妥协性的请求——暂时停止委派新总督填补职位空缺,鉴于掣肘情况的确太显着。
这一次,朝廷认可了他的说法而暂未派人接管总督一职。
如此腾出精力后的孙承宗回头处理辽东巡抚张凤翼事务时,未再直接对其过强压制,而是在朝廷层面建议改辽东巡抚驻地于宁远城内。
既然你不能按我说的来做,那总得遵照朝廷旨意吧。
朝廷认为此项要求合情合理,随即批准了孙承宗的请求,这令他十分满意。
带着圣旨,孙承宗命张凤翼前往宁远赴任。
然而,张凤翼心中颇为不满:你孙承宗愿拼命自然无人阻拦,但为何偏偏要让我赴死?
既然你执意让我陷入险境,那我亦不会轻易放过你。
张凤翼虽然不擅领兵打仗,但在官场内斗中却颇有手段。
直接对抗孙承宗并非易事,他决定另辟蹊径,先拿孙承宗手下开刀。
于是,张凤翼广结同盟,纠集一批官员大力弹劾山海关总兵马世龙。
孙承宗一方当然反击,随着矛盾日益尖锐,局势愈发复杂,最终整个朝廷都被卷入其中。
张凤翼指控马世龙贪污受贿、杀人冒功,而孙承宗一方则指责张凤翼怯懦畏战、消极怠工。
辽东本已初步稳定的局面再度停滞。
大家各怀心思,整日唇枪舌剑,互不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