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着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考核,榜首即为状元。
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复杂的师生网络。
如果一路顺利考上进士,那么这位学子便会有诸多老师,包括启蒙老师、授业老师(私塾老师)、乡试中的座师及讲师(国子监教师)、会试中的座师等。
出身军户的人自然也可能拥有作为读书人的弟子,但这通常发生在他们取得显着成就之后,比如高拱、张居正等人,他们的学生遍布各地。
然而,要拜杜寒这样无功名的军户为师,难免会引起天下读书人的嘲笑。
孙元化对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头疼不已,竟有些不知所措。
“其实我也懂得有限,多亏了我的那位英国朋友指点。”杜寒趁众人崇敬之际,巧妙地提起那个虚构的人物,以此消除众人的疑虑,特别是针对孙元化的疑问。
毕竟,他对西方事物知之甚少,索性随口应对。
果真,孙元化并未起疑,他也失去了继续追问的兴趣。
因为杜寒在操作炮用象限仪时展现出的娴熟技巧,已让孙元化自愧不如。
城墙之上陈列着不少佛朗机炮,参观完红夷大炮后,众人又仔细观察了一番佛朗机炮。
嘉靖元年(1521年)夏季,明军与葡萄牙舰队在广东江门西草湾展开激烈战斗,明军俘获别都卢、疏世利等42人,击毙35人,夺取战舰两艘,此役被称为“西草湾之战”。
虽然这场海战规模不大,但明军却收获颇丰。
在缴获的葡萄牙战舰上发现“火炮曰佛郎机”,从而开启了火器西洋化的进程。
佛郎机炮是一种后装滑膛铁炮,分为炮管、炮膛及子炮三部分。
使用时,需先将火药与弹丸预先装入子炮内,开炮时将子炮置入炮膛,借助炮管上的准星与照门瞄准目标后,点燃子炮的火门即可发射弹丸。
不同于常规火炮,佛郎机炮的炮膛较为粗大,炮尾配备舵杆以方便调整炮管方向,其子炮的设计类似定装弹药。
在过去每十几分钟才能发射一次的年代,佛郎机炮能够实现一分钟内发射四五发炮弹的高效。
明朝引入佛郎机炮后,开始对其进行仿制与改进,相继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