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依然存在一些明争暗斗,但至少局面有所平息。
此刻若有一场振奋军心的胜绩,则会对孙承宗形成极大助力。
当右屯取得歼敌八十余首级的好消息传来时,袁崇焕开始思忖如何撰写战报以阐明战绩。
况且,还有建奴四贝勒的骑弓作为证据,若不能渲染成大捷反而显得不正常。
深思熟虑良久后,袁崇焕作出决定:“徐敷奏,请唤宋献过来,我打算拟一份塘报。”
徐敷奏答应着退下。
片刻之后,他带领一位身着从七品官服、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文官步入室内。
这位便是山东布政司经历司都事宋献,于袁崇焕麾下担任赞画之职。
他文笔极佳,多次为袁崇焕草拟各类塘报。
大局已然明朗,如何润色塘报对袁崇焕和宋献来说并非难事。
两人皆为进士出身,这种小节自是轻而易举。
不消片刻,一份辞采动人的大捷塘报便告完成。
字里行间不仅生动再现了战斗的惨烈,也展现了明军将士的英勇无畏,更凸显了建奴的狼狈不堪,犹如亲身经历般让人如临其境。
“……建奴四贝勒黄台吉亲率数千贼兵来袭,崇焕令右屯通判金启倧居中调度,内丁千总杜寒带兵迎击,右屯百总曹变蛟、曹鼎蛟率部驰援……此役斩杀建奴三千五百余人,缴获敌首八十五颗,余下部分或毁于战火,或被建奴夺回。
战场血流成河,虽身经百战之师亦不忍直视。
我军共计阵亡一千三百五十人,伤者无数,恳请厚赏慰劳将士。”
原本的一场遭遇战,此刻化作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大会战,敌军损失从三百余人飙升至三千余人。
然而,无论是袁崇焕还是宋献对此都毫无心理负担。
大明官场虚张声势乃常事,若不敢夸大其词,则真可能性命堪忧。
二人虽挂名山东布政司一职,却未曾到任,但对于某些事情依旧有所耳闻。
比如东江镇向莱州巡抚袁可立奏报战功时,仅以百余首级就敢声称歼敌数万。
即便如此,最后连一向力挺毛文龙的袁可立也觉得过头,直言“未交锋而称敌毙两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