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铁匠虽然答应下来,却并没有立刻行动。
杜寒自然明白他心中顾虑——不过就是担心犯错被追究责任。
于是笑了笑说:
“许叔,你只需按图纸打造就行,成功了算你的功劳,失败也与你无关。
还有,告诉你的木匠兄弟,要用楸木做枪身。”
“哎呀明白了!属下这就去做!百户您放心,周围楸木不少,一定给您做出满意的成果!”
许铁匠听闻无风险却有奖励,顿时喜笑颜开,念叨了一阵后离去。
一边走,他还一直瞅着那张图纸,似乎并未完全理解其特别之处。
带着二十多个工匠,在许铁匠的带领下开始修理武器。
部分兵器修理得很快,像长矛和三眼铳等,磨一下矛头再找一矛柄装配便完成,这些破损的长矛杆也不浪费,装上矛头变成短矛还能充当投掷标枪。
而三眼铳更加简陋,甚至不需要专门的长柄,随便找根木棍安上去即可。
一切以简易为重,总比徒手空斗好。
到了下午时段,已经修整了三十多个三眼铳。
王函依照杜寒指令对这批武器进行了清点记录。
这时,金启倧遣人告知杜寒让他即刻前去会面。
杜寒心知肚明,这是金启倧定下决策的表现,所以才急切召唤自己。
至小官衙,杜寒行礼之后,金启倧温和地请杜寒坐下。
经过这段时间的种种经历,金启悰已然把杜寒视作重要助力,对他的礼遇明显增加,每次都能得到座椅接待。
金启琮暗思:杜寒当前战功卓着,数十颗首级报至朝廷,即便被人分走一部分军功,作为正主儿的杜寒也不可能被忽略,按常规而言起码能够提升到千户职位,被实授一个千总的职衔也是极有可能的。
万一有人提携,连操守官也并非不可触及。
到时候,自己可视为对其有知遇之恩,他自当回报自己的帮助之情。
官场上无非如此,互相扶持共进罢了。
尽管武官文官路径不同,但在辽东这种边陲之地,武官的重要程度尤为突出。
毕竟,通过他们能累积诸多功劳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