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上元灯展的规模变得更大,要连续举办五天。
“上元五夜灯”早已经成为赵宋王朝的一种规制,上元灯展也已经成为东京汴梁城标志性的盛大节日之一。
这有力地推动了上元灯节的发展。
每到上元佳节,东京汴梁城里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御前大街上,灯市更是绵延数十里。市民都涌上街头,来到宣德楼前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此情此景,令王安石都按耐不住其内心的兴奋,用诗来进行描绘:“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
到了赵俣这一朝,按说应该发扬这种风格,比如学历史上的赵佶,将上元灯展办得更加辉煌壮观璀璨,盛况空前。
但让人很意外的是,赵俣竟然将办灯展的钱缩少到了宋神宗一朝和赵煦一朝的十分之一。
宋神宗一朝和赵煦一朝,常常于每年的十月份就开始扎架子制作山棚,一直到正月十四才彻底完工,所费彩帛,巨以万计。灯节结束后,这些东西都被皇帝颁赐给了内侍,让内侍拿去换钱。
而到了赵俣这一朝,因为将办灯展的钱砍去了九成,这些东西也就不再赏赐给内侍了,而是翻新一下继续使用。同时,架子也不用提前好几个月费钱、费人地重新扎,而是提前半个月将去年用的山棚修一修就接着用,只有那些实在腐朽不能用的才会重新制作。
总之就是,赵俣这一朝在这些表面文章上是能省则省。
这样做出来的灯展效果肯定无法跟以往相比,就更别提跟历史上赵佶时期的灯展相比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因为有前朝打下的好底子,即便赵俣这一朝如此之省,也能做到,花灯分散在东华门、左右掖门、东西角楼、城门大道、大宫观寺院等皇城周围,皇城雉堞上亦遍设之。
反正,从外面来的人,是根本就看不出来这里面的区别。
宇文黄中、赵鼎他们这些没来过京师的人就震惊东京汴梁城的繁华,以及上元节的热闹。
而让李纲没想到的是,汴梁城中不仅有木自行车,还有一种新型人力车。
这种人力车,是木质框架结构,精美、结实又质朴。高高撑起的黑色布篷,能遮阳挡雨。车座是厚实软垫,铺着蓝布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