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科幻小说 > 我和她们穿越到北宋 > 第157章 名声大噪的五女(1/6)
    …

    决定举行科举之后,赵俣跟章惇和已经从巩义回来的韩忠彦商议了一下具体事宜。

    随后,赵俣就让韩忠彦负责科举相关事宜,章惇照例总揽全局。

    很快,礼部便在京城的重要场所,如礼部、太学等地张贴公告,公告中会明确科举考试的时间、地点、科目、报考条件等详细信息。

    与此同时,礼部也派遣官员到各地传达科举相关信息,让地方上的学子知晓。

    此外,朝廷还通过官方的邸报来传播科举的消息。邸报会分发到各地官员手中,进而使更多人了解到科举的具体情况。

    这些公告的发布,旨在让天下学子都能及时准确地获取科举信息,以便做好应试准备。

    洪武元年深秋时分,解试顺利举行。

    举行科举之前,赵俣特意下圣旨,明说:这科取仕两千,为历年之最。

    也正是因为如此,今年参加科举的人众多。大量原本不准备参加今年科举的人,也都选择了试一试。

    陇右都护府也有不少举子如此。

    他们在熙州城通过了解试,洪武二年刚过完年,就纷纷进京准备参加春闱,也就是参加省试。

    而李纲就是其中之一。

    李纲生于秀州华亭(也就是后世的上海松江),今年十九岁,他的父亲李夔是元丰三年的进士,元祐二年调任福建松溪县尉兼主簿,李纲与母亲吴氏随父赴任。

    时任观文殿大学士、知建州的吕惠卿,很是赏识李夔的才能。

    后来,吕惠卿任鄜延路帅臣,征李夔充任经略安抚司勾当公事。

    绍圣三年,李夔抵达延安就职,十四岁的李纲随侍。

    出身于仕宦家庭的李纲,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勤奋好学,精通诗赋,才气远近闻名,更可贵的是李纲自幼有大志,从少年时就很注意关心国家大事,一言一行必遵法度,颇得长辈们的赏识。

    李夔的好友陈瓘就曾断言,李纲日后必成大器。

    当时西夏军入侵,围城甚急,李纲不愿学各僚属的子弟假装登城拒敌,以受封赏,但还是时常“骑绕城上”,表现了自己的勇敢。

    前年,赵俣让吕恵卿坐镇熙河路为收复西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