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歌赋也一并禁绝,甚至就连新党人士章惇所写的相关论著也大都遭到销毁。
赵俣登基之初,新旧两党都试图在物理上消灭对方的学术。
但让赵俣给拒绝了。
赵俣的做法(其实是赵俣采纳张纯的建议),一边给两党建了个辩论院,让新旧两党派人去这里面辩论,一边同时推行新学和儒学进行兴学。
这使得兴学大力发展。
早在赵煦一朝时,章惇便已经将三舍法推广到了地方州学,并让地方州学与京城太学相连。也就是,州学的上舍生中成绩最优秀者,便可得到机会进入京城考试,通过后便能进入太学的内舍。此即为升贡法。
而到了赵俣这一朝,赵俣让韩忠彦主持推广兴学,韩忠彦进一步将三舍法和升贡法推行全国。也即在全国所有州学都实施三舍法。个别情况下,一些县城也会搞三舍法教授官学。并且全国州学中最优秀的学生也都能通过升贡法,来到京城太学参加考试。
值得一提的是,与历史上蔡京负责兴学这块,全国所有的州学都必须且只学习新学不同的是,韩忠彦负责兴学,在赵俣的严厉要求下,新学和儒学并重,赵俣又采纳张纯的建议“另辟蹊径”地提出了学分制,使得新学和儒学各占五十分,都作为赵宋王朝选拔人才的标准。
如今,全国所有的官学生已经暴增到了二十一万人。
这使得赵宋王朝的中基层绝对不会缺少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蔡京为首的一批人,认为兴学规模已然足够承担为国举士的功能,希望朝廷把科举考试给停止了,就用三舍法和升贡法来为国家选拔人才。
不过,熟知历史的赵俣知道,蔡京他们的主张根本就行不通(历史上,他们自己就在1120年将这个愚蠢的决定给废除了),所以,他听张纯的建议给驳回了。
张纯现在所说的,赵宋王朝经历反腐风波,大量贪官下马,赵宋王朝又开边陇右,派去了大量的官员,使得赵宋王朝缺乏优秀年轻官员,不利于赵宋王朝的发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没有道理。
事实上,赵俣也准备在近期搞一次科举,为赵宋王朝增加一批新鲜血液。
可以说,张纯的提议,正中赵俣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