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武器检验
军工洞内弥漫着硝烟和机油混合的刺鼻气味。二十余支刚经历实战检验的\"连珠铳\"整齐排列在铺着粗麻布的长桌上,枪管上残留的灼烧痕迹在汽灯照射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晕。陈长安拿起编号\"7\"的步枪,指腹轻轻抚过枪身,金属的余温透过手套传来,让他想起昨日战斗中这把枪连续击发时的震颤。
\"五发速射确实压制了敌军冲锋。\"军工组长王铁柱递过磨损测量器,\"但枪管寿命只有设计值的三分之二。\"测量器的探针卡进枪膛,表盘指针剧烈晃动后停在025毫米的刻度上。
李云龙抓起另一支枪,对着汽灯观察枪管。透过扭曲的光线,可以清晰看见内膛来复线的磨损痕迹。\"打四个弹匣就开始发红,\"他曲起手指弹了弹滚烫的金属,\"要不是老赵拦着,三排那个愣头青非得把枪管打融了不可。\"
角落里突然传来\"咔嗒\"一声脆响。众人转头,看见年轻的军工员小李正手忙脚乱地拼装缴获的晋造冲锋枪。零件散落一地,弹簧蹦到了陈长安脚边。
\"急什么?\"陈长安弯腰捡起弹簧,在掌心掂了掂,\"阎锡山的兵工厂就这水平?\"
\"报告首长!\"小李涨红了脸,\"这枪的复进簧比咱们的短2公分,但击针\"
\"但击针行程更长,所以射速反而快。\"陈长安接过话头,突然用力将弹簧拉长,\"可钢材杂质太多,热处理不过关。\"他松开手,弹簧没有完全恢复原状,\"这样的武器,连续射击三百发就会报废。\"
王铁柱凑近观察:\"要不要逆向仿制?他们这结构确实简单\"
\"不。\"陈长安走向工作台,炭笔在桦树皮上划出流畅的线条,\"我们要走精工路线。枪管用铬钼合金,膛线改用多边形冷锻工艺。\"笔尖在某处重重一点,\"这里加散热鳍片,参考捷克zb-26的风冷设计。\"
第二节:战术复盘
作战室的土墙上钉满了手绘地图,不同颜色的细绳标记着昨日战斗的每一个节点。陈长安用刺刀挑开遮挡视线的煤油灯,灯光在沙盘上投下摇曳的阴影。二十七个代表阵亡战士的小木牌静静躺在沙盘边缘,每个牌子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