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咣咣。
各县地主家的狗腿子们敲锣打鼓,奔走相告,声称官府要抢地,以后不但没地种,还要交税。
甚至还有他们家的傻儿子拿着腐烂的馒头,哭诉自己以后只能吃这个,官府不让人活啊!
农民们怒了。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兄弟们,拿起锄头,和他们拼了!
各县立时于聚义厅摔碗起誓,定与官府誓不两立,王侯将相令有种乎,咱们穷人的命不是命啊?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冲啊,杀了官府走狗!”
农民们高举锄头木棒,甚至还有小孩们将茅厕里的厕简都抓在手上,嗷嗷叫着就奔着田地去了。
锦衣卫和太监们正带着衙门吏员清丈土地呢,看到这架势根本不慌。
一名锦衣卫将绣春刀狠狠的插在地上,气势十足,然后掏出一块木牌,搁在了刀把上。
农民们根本不为所动,锄头举得更高了。
一太监上前甩了那锦衣卫一巴掌:“都不识字的,你不会念啊?”
“哦哦。”
锦衣卫忙高声道:“作坊招工,一日十文至二十文,年龄不限!”
吱……
农户们紧急刹车,锄头瞬间收到身后,一汉子连忙上前,惊喜的道:“一日二十文?真的假的?”
“沧州城周边各地皆有招工的,甚至还有的作坊招女工呢,人数有限哦。”
“兄弟们,冲啊!”
哗啦啦,瞬间跑了个干净。
东厂的人脸色都不带变的,袖子一挥:“继续清丈,殿下有令,一亩地都不留给他们。”
百姓造反?那只是因为活不下去,只要能活下去,谁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要求很简单的啦。
如今沧州受灾,生活难以为继,且粮价又高,早都绝望了。而现在告诉他们一天有二十文钱,就算依现在的粮价,也能买小半升米呢。
够一家三口吃两天,如果家里人多,煮点粥也不愁。
那还造个屁的反,赶紧去啊,要是去晚了人家不要了可咋办。
杨山为何先让商人来这边建作坊,不就是要用商人来赈灾么,这事商人们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