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用来制衡淑妃。
但顺嫔直接拉淑妃下场,这就有点过了,因为太明面化。而这种明面化的矛盾,是皇帝不能接受的,过于尖锐了,顺嫔怎能如此不识大体?
在他看来,顺嫔不像是这么没脑子的女人,这般强势,到底想做什么?
莫非是在刻意造势,想取代贤贵妃,让朕将后宫交给你来打理?你想什么呢,你杨家是什么出身,你自己心里没点数?
“不对。”
皇帝突然一惊,之前顺嫔建议他陷害李延,而李延下去了,自然有人要顶上,难不成是想让他破格提拔杨天华?
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但杨天华可没那资历啊,最多升个侍郎,还是右侍郎。
但很快皇帝就恍然大悟,顺嫔这是要让他借此事打压淑妃,震慑冯家。
毕竟如果他下手抄李延的家,冯家定会不满,虽然不会在朝堂上提及此事,但之后户部的调任冯家一定插手,杨天华想升上来恐怕并不容易。
不止是杨天华,他无论想要提拔谁,只要不是冯家选的人,冯家都会反对,这是必然的。
顺嫔可能是看到了这一点,提醒他先在宫里拿淑妃来敲打冯家,最好让冯家求情。如此他给冯家一个脸面,之后的事冯家也就不好再与他对着干了。
平日里皇帝肯定不敢拿淑妃开刀,但今次李延若成为众矢之的,冯家也不好出面干涉,对冯家的声望自然会有打击。
而他在这个时候动淑妃,冯家不好借故生事,同时也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交易。
他饶过淑妃,冯家放弃李延在户部的部分权势,由他提拔的人来顶替,如此便皆大欢喜。
皇帝顿时龙颜大悦,不愧是顺嫔,果然深知朕心。
可惜了,如此一来,惩罚肯定会比较重,皇帝不禁又有些犹豫。
淑妃不管怎么罚,冯家只要求情,他都会轻拿轻放,给冯家脸面。
但顺嫔呢?谁替顺嫔求情?
皇帝觉得这么做有点不仗义,但这是顺嫔一心为他考虑的结果,想来顺嫔也做好了思想准备,那朕就不客气了。
“摆驾咸福宫!”
……
咸福宫大战已然消停,杨山这边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