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山都将这事给忘了,不过既然集市斩首,斩的还是一个有贤名的官员,老百姓的反应那自然是不必多说。
“百姓义愤填膺,骂的那叫一个凶残。”
“骂朕?”
“骂的人多了,有骂许大学士的,有骂李尚书的,还有骂言官的。”
“为何骂言官?”
“骂他们没有劝住陛下,导致忠良被冤枉,那要他们何用?”
杨山当然不可能说百姓直接骂皇帝,不然皇帝岂不是要怪到他的头上?毕竟这主意是他出的。
但不骂皇帝又不可能,那就拿言官出来顶上,是你们无能,才导致皇帝受了蒙蔽,就算百姓质疑皇帝,那也是你们的问题。
果然,皇帝听到后眉头舒展,道:“朕已将王朋的宅子赐给了李延,家产充入国库。”
“想必明日民众便会集中骂李延了。”
“呵呵,让他们骂去。”皇帝大乐,道:“爱妃说的对,有李延夹在中间,加上内阁与言官,三方定会相互推诿,许天元恐怕很难承受得住压力。”
杨山笑道:“而且这事还绕不开王朋,他们不能将责任推到地方官头上,否则岂不是证明陛下滥杀无辜,昏庸无能……”
“嗯?”皇帝瞪眼。
“臣妾失言。”
皇帝哼了一声,但也没生气,道:“他们确实不敢如此,所以定会乖乖予以配合。”
“不错,因为要平民怨,所以陛下此时想要追讨,内阁,户部,甚至都察院都不会反对。虽然那些涉事官员会胡乱攀咬,造成一些混乱,但还是能追回来的。”
皇帝嗯了一声,只要赈灾银追回,那民怨自然能平息。
此前他无法追讨,因为涉案之人不会少,搞到最后必将与官员对立。
但如今拉了个京官出去砍了,将此事定性,激起民怨,就必然要给民众一个交待,所以官员们也不敢生事,调查起来阻碍会小许多。
这就是顺嫔此法的妙处。
“只是,陛下希望他们吐出来吗?”杨山突然眯起眼睛道。
“此言何意?”
皇帝都惊了,那可是十万赈灾银,既然朕出手了,又岂有不追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