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看似强大的梁山转眼之间就走向了覆灭。
张顺庆幸自己行动慢了一步,同时也对所谓的绿林豪杰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这也是方腊势大后来招揽他,二张坚决拒绝的原因。
至于杨无敌的名声,最近在绿林中可谓是如日中天。
特别是据说他收留宋江,义释晁盖,连卢进义都成了他的下属,更是将杨元嗣的声望推上了最高峰。
再加上杨元嗣有一个所有人绿林大佬都比不上了的身份:他同时也是白道上的人。
张顺在杭州听得杨无敌的名声,耳朵都出茧子了,想去投奔又苦于没有引荐。
今天真是想不到他会登门拜访,正是瞌睡来了枕头,三十年的光棍碰上了四年空窗期的寡妇。
杨元嗣听完他的叙述,也举起一杯酒,郑重其事的说道:“既然如此,下官恳请张庄主出山,为朝廷效力!”
张顺听了此话,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拍着脖子说道:“这一腔子热血,都要卖给识货的,将军如此看重小人,刀山火海只要一句话!”
杨元嗣看他如此,心中也有些感动,沉声道:“兄弟们信得过,就跟着我建功立业,咱们也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
大堂上的气氛空前热烈,众人纷纷将酒喝完,酒碗全部掼在地上。
杨元嗣眼看人心可用,决定趁热打铁,询问张顺有无破敌良策。
张顺放下酒碗,沉吟良久,说道:“小人手底下只有不到三百人,战船更是一艘也无。”
“方腊的水军有战船一百多艘,人数超过万人,李俊这人谋略出众,孟康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力敌。”
杨元嗣听他分析的很有道理,又问道:“不知道张庄主对于朝廷水师曹蛟了解多少?”
张顺常年在江浙一带活动,对于台州水师不甚熟悉。
不过他在江上水下的本领无人可敌,这就是自信的根本,其他人很少放在眼里。
张顺拱手说道:“管他是什么底细,小人去一探便知。”
杨元嗣要的就是他这句话,当下就又夸奖了他几句。
二人正聊的兴高采烈的时候,门外一个庄客跌跌撞撞跑了进来,说是湖边来了一队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