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骑虎难下了,既然已经到了城下,灰头土脸的返回去,实在是不甘心。
要想强攻的话,自己这边连个云梯都没有,再好的战马也不会飞啊。
他暂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命令军队暂时驻扎起来。
入夜的时候宋江的后队也赶了过来,驻扎在南门之外。
其实城内的叛军更害怕,他们的主将封渊没有回来,来的却是宋军的先头部队,不用想封渊肯定是完蛋了。
别看现在城外宋军不多,可是大军到来只是个时间问题。
留守的两个副将产生了分歧,一个要求赶快跑,趁着宋军大队还没来。
一个还比较有理智,说道要是不战而逃,恐怕也是要掉脑袋。
他们说的都有道理,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派人去常州向方七佛搬救兵,剩下的人坚守到援兵到来。
叛军登上城墙,看到宋军不过是五千余人,又没有攻城器械,心中稍安。
元嗣此刻正坐在帐中,听杨信献策。
杨信这人说话言简意赅:他有办法爬上润州城墙,将城门打开。
元嗣表示自己相信他,但是最好能提前了解下他的方法。
杨信说道他白天看过润州城墙,虽然有五丈高,不过是黄泥和土砖垒起来的,缝隙很大。
他只要有两把铁锥在手,有十分把握能爬上去,然后将绳子顺下来。
如果能上去百十个好手,打开城门不在话下。
到时候宋军一涌而入,西夏军绝对无法抵挡。
说实话,元嗣别的不怀疑,只是对于有人能够靠铁锥爬上城墙有点儿怀疑。
等到了晚上,杨信饱餐一顿,背着绳子和一把腰刀,手里拿着两把铁锥,悄悄到了润州城下。
墙头的叛军注意力全在宋军的大营方向,丝毫没有注意到城下有人。
这时候天有些阴沉,月也不太明亮,杨信先用右手的铁锥试了一下,轻松就能插进城墙。
他左右挥舞b,只靠着两个铁锥交替的力量支撑起整个庞大的身躯。
杨元嗣看到了叹为观止,这踏马比攀岩运动极限多了。
眼看杨信越爬越高,刘十三带着秦明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