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嗣策马上前,将手臂往下一压。
一千多的人马几乎是一瞬间鸦雀无声,他大声喊道:“跟我回家!”
众骑兵齐声高喊:“回家!回家!”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根本没有家了,赤旗军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等到了玲珑镇的军营,这群人才安稳下来。
杨元嗣晚上杀牛宰羊,给他们接风洗尘,光酒就喝光了五百多坛。
第二天所有的人都在校场上,杨元嗣也正式跟大家说明白了自己对于赤旗军的构想。
赤旗军最少的单位是队,十人为一队,设队长一名。五队为一伍,设伍长一名。
三伍为一连,设都尉一名,三连为一营,设校尉一名。
三营为一团,设副将一名。三团为一师,设中郎将一名。
师以上的单位组成军,不常设。
队长由普通军卒选举产生人选,伍长由队长选举,都尉由伍长选举,依次类推,最后由元嗣任命。
虽然最后的决定权在元嗣这里,但是这种选举制度明显的要让人信服很多。
还有一种晋升途径是杀敌立功,这个要交给赵纬纶去制定详细的规则。
这个军制和晋升渠道简单明了,台下的军卒听了都摩拳擦掌,等着建功立业。
杨元嗣前期的副将只有杨景川一人,刘十三和韩世忠都只是校尉。
玲珑镇的校场广阔无比,赤旗军的骑兵们每天都在辛苦操练。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人之间只要你出手别人就知道你的斤两,做不得假。
韩世忠作为大宋本土的代表,弓马娴熟,他的射术甚至跟景川不相上下,仅次于元嗣。
对于这个韩校尉,大家是服气的。
不过他那两个手下罗太岁和郑达的武艺就太稀松平常了。
韩世忠深以为耻,整天给他们开小灶,这两个家伙的武艺居然也突飞猛进,有了很大进步。
更令这些家伙兴奋的是,元嗣几乎每天早上也会和他们一起骑射,毕竟天下第一箭也不是谁都能见到的。
看着赤旗军蒸蒸日上,大家都很高兴,唯一难过的就是掌管钱粮的韩温老头子和他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