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刘参军是知州王师中的人,赵良嗣走的时候就嘱咐王师中,一定要注意迎接杨元嗣一行人。
王知州也是官场老油条,知道这其中必须深意,他派了个老成的刘参军守在港口,想不到还是让王虞侯抢了先。
杨元嗣可不知道自己变成了抢手货,看他们两个快要吵起来了,急忙上前制止,说道:“各位且听我说一句。”
刘参军和王虞侯停止了争吵,两人都看着他,等待下文。
杨元嗣说道:“我看不如这样,听说登州城南有座羽山驿,我这里人马众多,还是先住到驿馆里为好。”
“等安顿好了再去拜访王知州和呼延节度使,二位看这样可好?”
刘参军思考了一下,说道:“还是杨统制想的妥当。”
他转身急匆匆的回去跟知州汇报了。
王虞侯却满脸堆笑,说道:“下官给您带路。”
他一直送到了羽山驿才恋恋不舍的回头而去。
羽山驿算不得一个大驿,好在房子宽敞。
驿丞是个四十多的黑脸汉子,叫赵四,看着这么多的人马发了愁。
他本来就是个小驿,离登州又不远,来的人也不多,急切间上哪里去找那么些草料吃食。
但是这个杨统制又是个重要的任务,现在左右为难。
杨元嗣拿出了一百两银子,笑道:“赵驿丞不必担心,我在这里也住不了多长时间,你暂且拿这些去采办粮草。”
赵四听了大喜,千恩万谢去了。
当天下午,王知州又派人送了请柬,请杨元嗣去府衙赴宴。
等杨元嗣赶到的时候才发现呼延庆也已经在坐了。
看来这两个人肯定是达成了什么协议,二人都笑脸相迎。
杨元嗣现在在大宋还没有任何品级,看他二人年龄都比较大,上前作了个揖。
二人急忙起身,口里喊着请坐。
杨元嗣算是见识到了大宋官员的圆滑世故,他们二人看似非常热情真挚。
其实相当于什么也没说,都是在套元嗣的话。
杨元嗣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土匪寨主了,满脸堆笑陪着敷衍。
一场宴席吃的一团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