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金县。
那两艘巨大的海船还静静的停在码头上,水手们没有得到命令不敢轻易下船。
宋使们经过了连环惊吓,恨不得马上就上船返回故土。
他们哀求马政赶快跟元嗣沟通,早早登船。
杨元嗣告诉马政,金国没有那么些繁文缛节,准备好了给养就可以出发。
这两艘大宋的海船每一艘都可以装下二百多人。
杨元嗣这次只带了刘十三和自己的三四个侍卫,加上完颜达那边一共不到五十人。
但是他们每人都需要骑马,所以又带了五十多匹马。
七巧听说要横渡大海,不免为元嗣担心起来。
杨元嗣将景川留在金县一方面是为了让他陪着七巧。
更重要的是需要他和辛兴宗将新招募的飞骑和常胜军尽快训练成型。
刘十三听说要带他去看大宋的花花世界,高兴的蹦了起来。
景川踢了他一脚,说道:“好好护着阿哥,别给他惹事!”
刘十三毫不客气的反击一脚,说道:“你还没我年纪大呢,想教训我,你还嫩着呢。”
辛兴宗笑道:“我比你大,景川说的对。”
刘十三气鼓鼓的说不出话来。
从金县到登州正常情况下三天两夜航程就足够了。
清晨水手放了几个鞭炮,又拿了一个猪头祭祀了龙王爷。
大船缓缓离开码头,向南而行。
马政特意将自己和元嗣都安排在了第一艘船的上房里。
二人不谈海上之盟,却说些朝廷施政的利弊。
马政本身就是个务实的干员,不是那些死读书的书呆子。
对于时政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只是在朝堂上碍于自己的位置,不能够畅所欲言。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宋人认为的穷山恶水之中出来的杨元嗣,却有着比那些朝廷重臣更独到的见解。
尤其是对于大宋禁军和边军的作战指挥利弊,更是能够直接切中要害,仿佛他自己就是宋军中的宿将。
要是这样的人物真的死心塌地为金国效力,恐怕不是大宋之福。
海阔天空更能开阔人的胸怀,杨元嗣站在甲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