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命运都要靠自己的选择和决策,所以同样的错误不能再犯了。
杨元嗣沿着官道又走了二十多里才看见一个小村落。
二人从清晨到现在滴水未进,一路逃亡又浑身血污,太需要休息了。
刘十三看到只有道旁边有个小院落还亮着盏豆大的灯光,就上去敲了敲门。
屋里应道:“可是大郎回来了?”
杨元嗣回道:“有旅人借宿,还请老丈开下门。”
只听得屋内一阵响动,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丈推门走了出来。
老人仔细看了二人一眼,叹了一口气,将他们让进了屋内。
杨元嗣将马栓在后院,进了屋。
屋里还有一个老婆子,这熟悉场景让元嗣有了不好的感觉……
他刚要开口,那老丈却阻止道:“不用多说了,你们先吃饭……”
他吩咐老婆子端出了一盆热汤和几张黑乎乎的粗面大饼。
刘十三狼吞虎咽,元嗣却在一旁观看,并不动手。
这老丈正觉奇怪间,突然外面一阵吵闹。
杨元嗣闪到门口一看,一队辽军打着火把走了过来。
这辽军大约有三十人,中间用铁链锁着两个囚徒,在雪地里艰难行进。
杨元嗣看中间那人身形熟悉,借着火光一看,却是景川。
他心中大喜,再看却发现和景川绑在一起的居然是七巧。
看到二人平安,他眼泪差点流了下来。
刘十三吃饱喝足也凑了过来,元嗣急忙阻止他不要出声。
他偷偷跑到后院将弓箭拿了下来,将腰刀递给了刘十三。
那两位老人却并不害怕,只是静静的看着他们。
渤海的天气这时候已经非常寒冷,这一队辽军虽然穿着厚重,也挡不住那寒冷。
领头的队正骂道:“为了这两个畜生,害老子受这些磨难!”
他抬脚就要去踢景川,却突然栽倒在地上。
旁边辽军正奇怪,刚要伸手去扶也一头栽倒。
众人举起火把靠近一看,发现背上都插着一支箭。
辽军大吃一惊,慌乱的朝四周看去。
杨元嗣弯弓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