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筹钱之策。
而今若作为殿试试题,令考生们抨击一番,那日后朝廷加征田赋,必然被骂。
此事,朝廷本就不占理,不宜广而告之。
沈念微微摇头。
“正是因朝廷日后有可能会加征田赋,以此为殿试试题才更有意义。”
“百姓的钱,全是血汗钱,全是救命钱。朝廷极度缺钱且从别处挤不出钱时,才宜动用百姓的钱。”
“在此之前,若遇战事、灾害,能不能先令官府衙门减少日用?能不能减少官员俸禄?能不能使得宗藩捐献田地?能不能使得那些巨商大贾为国效力?”
“朝廷能容忍官员们逾礼宴饮,收取常例,能容忍宗藩们靠特权侵占土地,能允许一些巨商大贾依照朝廷之策发财,为何不能在需要花钱之时,朝他们伸手,而是盯着百姓手里的仨瓜俩枣呢!”
……
听到这番话,申时行站了出来。
“子珩,你的想法过于理想了!有些事情,不是朝廷不愿做,而是一旦去做,将危及大明的江山稳固。”“加征田赋,分化于民,永远都是将伤害降到最低的做法,若将其转移到你所言的‘少数人’身上,易出大乱!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说罢,申时行还朝着沈念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再讲下去。
申时行没有直言,但表达的意思非常明显。
百姓永远是被管理者且是服从的大多数,历朝历代的当权者都是从他们身上汲取营养。
此乃朝廷的长治久安之道、江山社稷的稳固之法。
沈念摇了摇头。
“历来如此,就是对的嘛?”
沈念先是朝着小万历郑重拱手,然后看向众读卷官。
“敢问诸位,何为盛世?”
“是君明臣贤、风调雨顺、国库充足、商贸繁荣?是万邦来朝,我大明乃天下共主,外邦皆不敢来战?还是……”
“我觉得,这都不算真正的盛世。”
“在我眼里,能让天下人都填饱肚子,方才算得上大明盛世!”
听到此话,众人都皱起眉头。
沈念此话听着简单。
但数千年来,没有一个朝代能做到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