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的节庆、宴会开支。
随即,兵部主事讲起剿贼守边、铸造兵器、饲养战马等消耗的费用;刑部主事则讲起了自新政以来,官员、百姓的犯罪情况,工部主事讲起了兴修水利、建路搭桥的情况。
……
议政台之下,书生士子们都非常认真地听着。
六部郎中没有对书生士子们的抨击辩驳一句,而都是在认真讲述当下大明天下的国情民情。
这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匪夷所思的。
平日里,这些人根本就接触不到这些信息。
张居正令六部郎中讲这些,是为了让众人都能看到:当下的朝廷虽有缺陷,但一切都是向好发展的,新政正在使得大明朝蒸蒸日上。
虽未反驳,但这些数据与成果,比任何一种反驳都要有力度。
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六部郎中讲完后,许多聆听的书生士子们都生出一种“朝廷并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的感觉。
紧接着,王锡爵站了出来。
他作为国子监祭酒,详细讲述了朝廷为何会封禁民间书院,为何禁止生员议政。
主要原因就是:天下学说政见混乱,有诸多无卓行实学者,沽名钓誉,空谈废业,依靠虚名开请托之路,入仕为官,更有甚者,以谤议朝政博名,浮言可畏,误导年轻的读书人,进而影响朝廷新政。
生员乃是准入仕者,是朝廷的栋梁,不应受其影响,故而禁止生员议政。
王锡爵还称,只要此次论辩出什么学术政见应该压制,什么学术政见应该提倡,拟定出一个规矩,为天下人树立正确的学风学观,则民间书院有望解禁,生员亦可议政。
简而言之:天下书生讲学议政,应是为天下人中的大多数立言,而不是为个人名利,坏天下学风。
日近黄昏,第二日的百家议政便结束了。
这两日。
朝廷与民间学说就像两个陌生人,互相介绍了自己一番。
朝廷没有民间学说想象中的那么糟,民间学说也没有朝廷想象中的那么坏。
彼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接下来三日的自由辩论才是重点。
其将决定朝廷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