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什么程度。
当即决定依照常例查案,即三法司联查。
因刑部尚书王崇古牵连其中。
此案便只能由都察院与大理寺联合审理,然后派遣厂卫特使监督即可。
……
六月二十六日,清晨。
皇极门前,百官齐聚。
沈念以起居注官,站在御座东南侧。
吏科给事中姚斌额头上缠着绷带,站在官员中间,一脸正气。
不多时,便议到了姚斌的弹劾奏疏上。
张居正率先出列,高声道:“陛下,依照常例,吏科给事中姚斌弹劾一事,应由都察院与大理寺联查,派遣厂卫特使监督。”
张居正话音刚落。
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与上个月才上任的大理寺寺卿严清几乎同时站了出来。
陈瓒看向严清,后退了一步,示意严清先说。
严清上月中旬还是南京大理寺卿,且已准备致仕。
因上一任大理寺寺卿刘一儒回家祭葬父母,他便临时顶上了这个缺儿。
任职不会太久。
然而没想到刚接手,便碰到了如此棘手之事。
严清高声道:“陛下,大理寺向来都是负责复核案件,臣以为应厘清主次,由都察院主查此事,大理寺复核。”
严清的话语没毛病,依照常规确实就是这样。
纠察百官是都察院的主责,复核案件是大理寺的主责。
官员们对严清都露出一抹鄙夷的目光。
虽然常例如此。
但遇到此等棘手之事,严清堂而皇之的逃责,实在是缺乏担当。
严清不在乎这些。
他再有一年半载就致仕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此刻,所有官员都看向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瓒。
担子一下子压在了都察院身上,依照常例,都察院可是逃不掉主责。
严清本以为他这样说,陈瓒会很生气。
哪曾想陈瓒微微一笑,道:“臣以为,严寺卿所言甚有道理。”
“不过此案涉及内阁阁臣与一位部堂官员,且对我朝晋籍官员、商人都有影响,兹事体大,臣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