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为年老致仕。”
负责起居注的史官,除记注外,还要负责翻阅编撰群臣章奏,将与小万历有关的内容,纳入其中。
故而许多大臣上奏之事,起居注官最为清楚。
沈念能准确说出这些信息,实属正常。
小万历缓了缓。
“其实朕知道,是王尚书太累了,受的窝囊气太多了,他该歇歇,也有资格歇一歇,毕竟已过花甲之年,但朕并不想令他彻底致仕,而是待他休息一年半载后,若身体可行,再重新启用。”
“另外,朕知王尚书主编的《万历会计录》已经完成,此功甚大,应该褒奖。元辅以为如何?”
张居正眉头微皱,面带迟疑。
户部作为大明的钱袋子,看似有钱有粮有矿。
其实户部尚书憋屈得很。
谁都想朝着这个钱袋子里抓钱,分多分少都会被埋怨偏私不公,到年底一看亏空了,更遭埋怨!
王国光能在这个位置上干五年,实乃是因他做事干练,甚是称职。
尤其是考成法施行以来,一笔笔账,算得清晰明确,使得内阁压力骤减。
当然。
张居正也知晓王国光与其他部堂主官,因为钱粮调拨,经常论辩吵架,有时甚至大打出手,甚疲甚累。
然因用着顺手,张居正非常想留下王国光。
张居正也有备选计划。
只是他心中的备用人选,名声较差,又是他的同年同乡,他不宜举荐。
除非王国光去意已决,无法挽留,他才会荐举备用人选。
张居正想了想,道:“陛下,臣也觉得王尚书确实该歇一歇,然当下并无其他合适人选,考成法初有成效,臣恐怕离了王尚书,户部会出大问题。”
小万历扬起脑袋,脆声道:“元辅,您觉得南京户部尚书殷正茂如何?”
张居正一愣。
小万历所提,与他心中备选,乃是一人。
殷正茂,现任南京户部尚书,与张居正同乡同年,交情甚厚。
殷正茂虽是文官,但军事才能卓越,不过他有一个最大的问题:贪。
出了名的贪。
当下的大明,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