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明报》两千万的水准自然差了不少,可人家在社会版面和经济版面的权威不是说着玩的,武锋和报社上下算是比较满意了。
更别说,《朱家》和《东北猎人传说》已经出版了书籍,一本售价十港币。
小说热度正高,一册《朱家》售出近十万本,刨除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单单一册就有七十万左右的收入,而《朱家》打算出三册。
《东北猎人传说》的小说售卖情况差点,第一册也卖出了五万本,最后到手的收益也有三十来万,总共出版两册。
要不怎么说,搞通俗小说赚钱呢!
不仅如此,两本小说的连环画也搞出来了。
同样借助报纸连载火热的时候集册出版,一册同样是十港币。
一个星期发行一册,《朱家》能够售出四万本左右,而《东北猎人传说》也能售出两万本,刨除各种成本最后的收益一月能够达到惊人的一百五十万。
这还是港岛印刷厂成本高昂的缘故,要是放到内地印刷厂生产,成本起码还能降低一半还多。
武锋询问过内地合作的美术厂,结果叫他有些哭笑不得。
内地美术厂下面的印刷厂不是不能生产漫画,而是没有充足的合格纸张原料,最好是a4纸的标准。
八十年代的内地几乎什么都缺,自然也缺后世十分寻常的a4纸。
办公用纸都不足,更别说用来制作漫画了。
他又不是没见过八十年代的连环画,都是那种成人巴掌大小的小册子。
纸张的质量确实一般,不仅毛糙而且还有些泛黄。
这样的纸张制作的漫画,自然不可能在港岛这边受欢迎。
武锋自然知道该怎么做,不就是从港岛运纸送往内地的美术印刷厂!
只是,运纸过去容易,可想要将大量的成品连环画带回来就有些麻烦了。
不用猜,港岛漫画界的土霸王玉郎国际肯定会下阴招,人家刚刚上市正是风头强盛的时候。
真要是这么折腾下去,成本能降下去多少不好说,肯定会惹一身骚。
当然他看过的某本港娱小说,已经指明将成本压得更低的办法。
不就是从发达地区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