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三楼的布置和一楼就不一样了。
这两层要设置包间。
二楼是小包间,可容纳三到五人。一共十个,装饰风格差不多,但色调不相同,摆设位置不同,一起看,也不会觉得单调。
三楼是大包间,数量上刚好七个,这数量辛西娅觉得它在暗示什么,于是根据记忆中的七国对它们进行第一版设计。
但蒙德在大陆东北边,其实来的外国人多为璃月人,当然少数须弥人也有可能。所以其他国家主题的包间能否吸引到客人也是个问题。
于是第二版辛西娅把它设置为简约大气、舒适温馨等风格的大包间,和二楼略有不同,但效果呈现应该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的。
到时候可以让大家挑一挑,或者准备上七国装扮的摆设,如果哪位客人真的很想要回味家乡的气息,付一些摩拉租用,也是可以的。
这应该是个最为折中但影响、损失都不大的办法。
四楼的两角辛西娅画上了小花坛,北面楼梯上来,她画了一个很大的表演台。
蒙德城内到处都是歌声和诗歌吟唱,所以在最顶上开露天演唱会,既给客人美的享受,还能吸引过路的客人。
辛茜本人自然是会唱歌的。也自己写过歌词作过曲。
家里要求她每年学会一种乐器,同时在新学的同时巩固之前学的。
辛茜一开始不理解,但后来又自己找借口觉得父母是给她打基础,寻找真正喜欢的乐器。
可惜后来对父母逐渐失望变得叛逆,导致没有继续学。所以每一种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业余演奏者。
从六岁开始,一直到十六岁,她学了十种乐器。
虽然叛逆,但学到的本事辛茜不会荒废,只是不再像之前那样逼迫自己。
如果辛西娅有这么多只手,到时能自己组一支乐团。但这不可能,辛西娅其实更想唱歌跳舞。
演奏乐器,如果不努力克服,她应该不会再在别人面前表演了吧。
辛西娅在音乐上的天赋大概是被这十年一刻不停的练习毁了,导致她记住的谱子远比其中的情感和她自己的想法要多。
如果可以,现代那些曲子她想努力找些适合的搬到提瓦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