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招娣听到裴瑜提到教师职业的繁琐工作后,脸上显得有些失望,不过她的失望并没有持续太久,她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告诉裴瑜,她还是不想放弃当老师的理想。
年轻人对未来的想象往往是单纯而热切的,李招娣也不例外。
除了现实方面的考量之外,她也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想法。
她说,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尽管家里条件有限,买不起多少课外书,但她总是借来同学的书,或者去学校的小图书室里翻阅那些旧书。
她喜欢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小伙伴们,每次看到他们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她就觉得特别满足。
李招娣还说,最重要的是,她想像裴瑜一样,改变许许多多学生的命运。她提到,她的英语成绩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突破,完全得益于裴瑜的帮助。
她小时候没有学习英语的条件,英语基础很薄弱,单词反反复复背诵,却总是记不住,语法也总是出错,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瘸腿科目,甚至一度让她觉得自己可能永远考不上大学。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裴瑜。裴瑜并没有放弃她,而是耐心地手把手教她如何通过编故事来增强记忆。
通过这种方式,枯燥的单词变得生动有趣,李招娣的记忆效率大大提高。慢慢地,她的英语成绩从班里的倒数,逐步攀升到中上游。
如果没有裴瑜的帮助,李招娣在英语这科上的短板很可能拖累她的高考总分,她也很难考到如今的本科线之上。
可以说,裴瑜的悉心帮助,真正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裴瑜的言传身教,还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教育、关于改变的种子。
这些话让裴瑜愣了一下,她没想到,自己会直接影响李招娣的人生道路选择。
李招娣十分肯定地说,裴瑜对同学们的影响,比裴瑜自认为的要多得多。
裴瑜不仅帮助了李招娣一个人,还让整个学校的同学们认识到,学习并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有科学方法的,要通过主动回忆而非被动重复来提高记忆效果。
她教同学们用“挖空文字”的方法来复习,比如把课文或笔记中的关键内容挖空,然后尝试自己填补,逐步增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