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66章 集训规则(1/3)
    此时此刻,裴瑜正在燕京一零一中学接受国家队的集训,拼尽全力为鲍老爷子的五十万奖金而战。

    通过冬令营选拔出的国家集训队员总共有21名,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只有6个幸运儿能够代表华国去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从踏进集训队的那一刻起,裴瑜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那6人中的一员。这条路不好走,每一场考试、每一道题目都可能决定她的命运。所以,她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对待集训里的每一次测试,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次集训总共有十场选拔国家队员的考试,这十场考试被集训队员们视为决定最终6人名单的生死战役。每场考试的内容涵盖了数学竞赛的几大核心领域,包括代数、几何、数论、组合数学,难度一场比一场高,全方位考验队员们的综合实力和临场发挥能力。

    尤其是最后两场考试,分量明显更重,这两场的总分值直接跟前八场的总和差不多。

    这规则一出,大家都炸了锅,因为这意味着就算前面八场发挥一般,只要最后两场能爆发,还是有翻盘的机会进入最终名单的。

    这样的规则设计既给了队员们希望,也无形中增加了心理压力。希望是,就算前面失误了还有逆袭的机会;压力是,最后两场要是没发挥好,可能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为此,队员们一个个都绷紧了神经,这也是此项规则的设计目的,进一步考察队员们的心理素质。

    与外界想象中严格到近乎苛刻的国家队集训不同,数学集训队的管理其实相对宽松。教练和老师更注重队员们的自主性,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去探索和学习。

    选拔进行到了这个阶段,刷题强度已经不是决定性因素了。过度的训练往往会适得其反,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对问题深层结构的思考。

    课堂上,旁听生的出勤率甚至比一些正式队员还要高。那些旁听生大多是来自燕京一零一中学的学生,他们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抓住一切机会来汲取知识。

    而数学竞赛中表现出色的一些集训队员,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在职业生涯或学术道路的某个关键时间节点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认识到了数学竞赛的局限性。

    他们选择了跳出竞赛的框架,平时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