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懂得迎合领导,协调各方关系的能力很强;
三是懂得藏拙,不轻易暴露自己的短板。
他对军工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太熟悉,所以在生产相关的问题上,他不会轻易发表意见,只有在对事情有十足把握、考虑得非常成熟时,才会开口。
也正因如此,大家并不觉得他对生产一窍不通。
由于善于观察人心、协调关系,再加上多年的军队工作经历,他的政治水平相当高,谈论起事情来,总是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对待职工出现的问题,他一般不会讲那些大道理,而是从职工的角度出发,换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让职工能够真正理解。
当然,他也非常注重从细微之处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东华厂的同事们都很认可他,许多人都愿意听取他的意见。
在东华厂面临合并还是撤销的关键时期,职工们思想波动很大,他的一番说辞,在稳定人心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尽管有人说,他的话不过是迎合了大家的自我安慰心理,就像阿q精神一样。
但在徐志海眼中,他确实发挥了一名党员应有的作用。
毕边伯来报到之前,徐志海还特意找到盛国琳,向他介绍了毕边伯的情况。
盛国琳刚接触毕边伯的时候,还没什么特别的感受,可一个月之后,他便真切见识到了毕边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