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下班回来,高文革说:“下班了,回家吧!”
刘远胜说:“吃完饭,再出来玩。”
大家都表示同意。
回到家吃完饭,下午他们出来玩“丢瓦”。
刘远胜在地上画了一条线作为,在离两米到三米远的地方立了几块砖头。
三人站在,手里拿着石头打那些立起来的砖头,打中就算赢;如果都能打中,就看谁打的更远谁赢。
时间过得飞快,一个多月过去了。
学校招生报名的消息让李风顺很兴奋,他让妈妈带他去报名,妈妈便带着他去了学校。
报名的人很多,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
学校从开学那天起,每个月都有申请入学的学生。
三月份来了不少学生,五月份来的人更多。
没办法,冉海找领导申请建学校、要房间。
建学校的计划还没批下来,要房间只能等团结街的房子完工。
开学前,学校分到了房子,也配备了老师,同时宣布工宣队的老工人张师傅担任学校的校长,和冉海一起管理学校。
工人出身的老张文化水平不高,但干活很在行。
他见学校没有招牌,就找了两块木板,让人写上“向阳子弟学校”“团结子弟学校”,又要来红油漆描字,然后把招牌挂在了学校的墙上。
冉海说:“还是工人老大哥厉害,弄的真不错。”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心里想着老张也就只能干点杂事,教学方面还得靠自己。
两个教学点的事情很多,两边都得组织管理,安排老师和学生,冉海实在是太忙了。
八月份,领导找冉海谈话。
从工作角度出发,冉海很想申请调配几名文化水平高的同志,还想提拔几位教学经验丰富、教龄长的老师担任教研主任,可话到嘴边,他还是没敢说出口。
张师傅担任校长后,一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每次冉海向他请示工作,他总是说:“我不太懂,也不知道该咋安排,你们以前怎么干,现在就还怎么干吧。”
冉海在两个教学点来回奔波,虽然疲惫不堪,但仍坚持向张师傅请示汇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