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的职工家属看到地旱,都开始起早贪黑地提水浇地。
李雷顺的地在沟里,附近有挖土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水坑,浇水不愁。
但周山家的地却不行,半山坡上,取水困难,保水也非常困难。
平地浇一遍透水,十天没有问题,但坡地不行,三天都难保证。
好在,沟底有水,可以到沟底去挑。
周山说:“坡上苗打蔫,挑水手足惨。”
哥哥喊:“别整没用的,拿个桶拎水!”
开荒多了,种地的多了,农具使用量也增多。
焊工、锻工的私活多了,他们的烟也多了。
递上一盒半盒烟,请师傅打个镐,成了常事。
出门拿铁不行,拿个农具却没法说。
贾飞龙对物资管理较严。
他要求任何人带车间东西出门,都要有他的签字。
他要求库房及各小组对废钢材、废油桶登记回收。
有事没事,他会在门口看着大家,机加部门的物资丢的不多。
不过有的单位丢的东西,可真是数都数不过来了。
开荒种地,不单出现丢东西的问题,还出现了迟到、影响工作的问题。
宋东方修了个小院,是高丰收带人修的,很标准。
他只有这个小院,没有去再开一块地,因为他是领导。
妻子在小院里种点生菜、白菜、小葱、黄瓜。
宋东方知道妻子是干活的好手,家里的事不用他干,也不用他管,因此也没有说什么。
一天清晨,妻子到菜地倒洗菜水回来,说:“不好了,白菜起腻虫了。”
这一早晨,他跟着妻子抓虫,累得腰都痛了。
马保华家的地多,腻虫也最多。
一家老小一起抓虫,上班的迟到,上学的也迟到了。
那天早晨迟到的人很多。
大范围的迟到,引起了领导的重视,要求劳资部门调查。
劳资调查发现问题不小,迟到、早退、干私活的很多。
劳资从劳动纪律角度去抓,保卫从门卫管理角度去抓,物资从物资管理角度去抓。
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