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一边吃糕点一边看书的余令卢象升很羡慕。
羡慕余令有六本他都没有的书,羡慕余令能得赏赐。
卢象升不是羡慕这六本书。
在发达的宜兴,自己卢家可是“茗岭卢氏”。
一百两银子一刀纸他都用不完,出自大宋年间上好纸张印刷的书籍他都有。
光是孤本书籍他的书房就有数百本。
他卢象升可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孩子。
祖先卢湛在南宋的时候在宜兴做县令,他的母亲是南康知县李季玉之女。
他卢象升不说是官宦之家,那也是顶端的乡绅之家。
家仆不是无数,数百人还是有的,至于田地……
放眼望去都是他的。
所以在他这个年龄段,他几乎没有什么好羡慕的。
今日他羡慕了,羡慕这六本书的左下角有那红红的印章落款。
还有那比市面上书本都大的款式。
这六本版式宽大,行格疏朗,大黑口,鱼尾相向,大黑双边,字大如钱,多作赵体,醒目悦神……
纸张是贡品的白棉纸。
印字用的墨也是漆烟墨。
这一看就是出自内府,市面上不会出现。
就如那永乐大典一样,你知道有这本书,但你也得不到内府刻印的那一版。
卢象升很想要,就算看不懂,放在书架上当一摆件那也是难得的佳品。
可惜,他没有,余令却有六本。
卢象升不爱说话,余令也不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一个人静静地吃着糕点,静静地看着书。
这书好啊,字少,图多,哪怕有很多看不懂……
余令只知道有书看,他若是知道这本书在市面上的价值,他说不定惊的跳起来。
相比二楼余令的怡然自得,三楼的王秀才就有些坐立难安。
不是害怕,而是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太子,老天爷,太子刚刚给自己倒酒了……
一想到自己的学生余令说不定已经见了太子两面,王秀才心里又开始七上八下。
余令的胆子大,性子野……
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