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老年说的一点没错。
如今这朝堂就是这样,你要想做官,要想实现抱负,首先要做的就是参加各种各样的会。
然后喝各种各样的酒。
说各种各样的违心话。
“要下雨了,我走了,后日记得去。
对了,我建议把你这学生也带上,他的聪慧能让别人记住他的名字,也能让他们记住你的名字。”
说罢,鱼巷年就起身离开。
王秀才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不开心的往事,喝完杯子里面的茶水后也背着手离开。
连课业都忘了布置。
其实有没有课业余令都很自觉。
上辈子就是没好好学,别人干实习是去上市公司,自己去酒店。
有重来的机会,余令当然不会放过,很努力的在学。
两人走后阴沉沉的天就开始落雨。
从铺子回来的余员外给余令和闷闷带了烤鸭。
掀开包裹的荷叶,腾腾的冒着热气。
蹲在门墩上的秀才闻着味跑了进来,喵喵的直叫唤。
已经长大了很多的小黑狗也仰着头眼巴巴的看着。
余员外开心道:“便宜坊的烤鸭,快吃,这东西就该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
骨头别给狗吃,留着熬汤你明日喝!”
这应该是纯正的北京烤鸭。
朱棣迁都北京后,也顺便从金陵带走了不少烤鸭的高手。
本来是宫里的菜品,慢慢的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
京城便宜坊的烤鸭是卖的最好的一家。
见两个孩子吃的开心,余员外深深吸了口气道:“老叶啊!”
“老爷你说!”
“今年开春一场雨没下,如今已经马上六月了这个时候下雨。
我估摸着这场雨停不下来,把人喊上,咱们把沟渠挖一下。”
“好!”
除了余令和闷闷,家里的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拿着工具开始清理宅子周围的沟渠。
余令偷偷的把鸭头塞到小肥嘴里。
把鸭爪给了厨娘,把鸭脖子给了门房,把另一个鸭爪给了陈婶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