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给你办户籍。
你以为户籍很简单,你以为衙门的那群人都是为民的好官?”
王秀才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下子就停不住了。
在余令的眼里,此刻的王秀才就像是一个愤青,在指点着天下大事。
口水四溅,唾沫横飞!
从他的口中余令得知,如今的皇帝“万事不理”。
不以国事为念,也就是什么都不管,还自称“静摄”!
官员见不到皇帝,送上的折子日复一日的堆积。
皇帝都不管,传递这个态度,那下面的官员还能有好?
现在皇帝每晚都喝酒,每次喝酒必醉,醉了以后必然有火。
每次发火,只要内侍说的不对,立马杖毙!
而且万历帝朱翊钧还认为少一员官就少一份俸禄。
王秀才认为自己没考中举人就是因为皇帝不想增添官员的缘故。
(ps:《横云山人史稿,叶向高传》:陛下惜区区禄秩,不顾祖宗金瓯。)
王秀才终于把心中的郁闷发泄完毕。
见余令“一脸茫然”他自嘲的笑了笑,跟孩子说这些做什么?
这不是对牛弹琴么?
可这话他也只能给孩子说,出去说,说不定就是祸患。
可他哪里知道,这些余令不但听懂了,还听的津津有味。
这可比故事有趣多了!
“小子,话说回来,上头都如此,你觉得下面还有多好,衙门知道你要求人办事,他们不吃饱,会给你办?”
余令呆住了,他知道衙门会不好说话。
但没有想到会不好说话这个地步,把他们喂饱,那得多少钱?
“那和我还不起这五个铜板有什么关系?”
王秀才拿着戒尺敲了敲余令的头,得意道:
“我是正儿八经的秀才,你的户籍是在下给你作保。
我的作保,就比其他人好使,衙役就会卖我一个好。
余员外也不用花太多的钱,你小子明白了吧!
自此以后,你由一个乞儿,贱民,成了一个正儿八经的大明百姓,提籍等于再造之恩你说你还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