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
五六百将士拎着今夜斩获的首级,在基层军官与军吏的组织下,排成好几排的队伍,等待上交首级记功。
负责考功的军吏,例行对首级进行检阅。
包括记录、标记与密封。
密封首级的木匣,除写明时间地点与斩首立功之人什伍统属,
还须见证者、经手者在匣内签字画押,以最大限度防止冒功事件发生。
程序看似繁复,实也繁复,却是必须如此。
总不能前线报多少首级,朝廷就照着文书发放奖励。
而依丞相制定的军律,所有斩获首级都须送往后方进行多重核查。
看不出有虚报冒功、杀良冒功、重复冒功事件发生,相关战功才能确认,相关奖励才能发放。
没办法,每一颗首级都是钱,都是进身之阶,都事关国家财政军政,再重视再繁复也不为过。
譬如,为了防止一人杀敌,众兵弃阵争首,导致阵型混乱、甚至拔刀刺向战友的恶性事件发生,丞相还推行了“什伍斩首分功制”。
即什伍斩获首级,什伍内按战术贡献分配军功。
伍长、什长战时记录什伍将士关键贡献,战后在什伍内集体讨论贡献权重,最后再上报军吏进行核定。
此项制度有利有弊,勇者颇有怨言,怯者为之窃喜。
但也确实使得什伍形成了一个相对牢固的小团体,什伍凝聚力比旧制强上许多,战时阵形也能更好保持。
回到眼下,斩首分功如何且不去提,那传首验功的环节,却因刘禅这天子御驾亲征,亲自派人检阅勾稽之故,在关中战区得以取消。
将士们的战功虽不能当场兑现,却能迅速得到书面的确认,这是关中战区将士士气大涨的缘由之一。
而此刻,既然已先路过检阅首级处,刘禅虽一心想去探望死伤将士,却也免不了先至此地一观。
伤亡者须抚,有功者须鼓,既然决定到此劳军,不论哪一方都不好忽略的。
但所谓天子威仪还是要保持。
天子天子,可以离地近些,可要是离地太近,难免会让两腿扎在泥里的军士们心中少些敬畏。
时代如此,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