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像座蒸汽锻造的冰窖,周玳的指尖划过玻璃展柜,落在一枚布满油垢的算筹上。筹身刻着的「汽」「压」「调」古篆被磨得发亮,缝隙里嵌着的黑色颗粒不是泥土,而是1917年佛兰德斯战场华工技工陈阿林的血痂——这是铁锚堂秘密档案里才敢记载的真相。
「这些算筹曾在克利夫兰的兵工厂转动,」档案管理员推了推圆框眼镜,镜片上的蒸汽雾气模糊了展柜里的磁导零件,「军方档案说那是「无名氏技工的经验操作」。」他的语气像在背诵早已烂熟的官方措辞,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星条旗袖扣,那里嵌着的抗磁砂碎钻,正是当年华工改良技术的副产品。
周玳摸出父亲的银锁,锁芯与算筹共振时不再显形工牌照片,而是跳出张被焚毁的法案草案残片。她记得昨夜国会山的否决公告:「算理技术涉及国家安全,华人技工不得参与核心研发」。锁芯里的抗磁砂颗粒剧烈震颤,在玻璃展柜上投出扭曲的「工」字暗影,宛如铁锚堂成员被绞碎的请愿书。
密歇根湖畔的工厂仍在吞吐浓烟,但陈阿林的算筹校准技术已被军方禁用。周玳盯着档案里的照片,陈阿林蹲在蒸汽机组旁的身影被刻意剪裁,只剩下半只握着算筹的手。档案记载被篡改为:「本土工程师改良阀门」,而真实的日志里,爱迪生的批注「华人竹筹效率超越本土图纸」被酸液蚀去,只留下斑斑痕迹。
一张模糊的照片滑落,陈阿林抵在通信器外壳的「工」字筹被涂黑,铁锚图案下隐约可见弹孔——那是1918年军方查抄铁锚堂据点时留下的。周玳想起法案否决前的听证会上,参议员约翰逊曾举着同样的通信器大喊:「这是纯粹的美国技术!」此刻,展柜里的复制品背面,铁锚刻纹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刺眼的「美国陆军」钢印。
「这些算筹能展出吗?」她的声音被图书馆的蒸汽管道吸收,显得格外单薄。
管理员低头整理文件,声音里带着习惯性的冷漠:「国会山说,华人贡献一栏尚待「进一步考证」。」他推过来的军方报告上,「神秘东方技术」的「东方」二字被红笔圈住,旁边批注着「可能涉及黄种人渗透」。
周玳笑了,那是一种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涩笑。她摸出自己的算筹筒,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