棵松树上挂着的铁竹算筹都系着彝族火塘神的红色祈福绳。算理布做成的「雪莲花旗」上,火德星君的火焰化作雪莲花瓣,火塘神的陶罐纹变为花蕊,布面「鹰爪纹」指示清军动向,爪心却绣着小火塘图案——那是「火塘神爪下无活物」的彝族谚语变体。「开炮!」石达开将铁竹算筹插入火药桶引线,筹身的火塘神陶罐纹突然发亮,竟似火塘中跃出的火星引燃引信。炮弹尾翼的算理布展开,火德星君与火塘神的合体像在夜空中燃烧,布面「火德纹」化作火塘的七道青烟,精准命中清军粮队。阿古振臂高呼算歌:「火塘旺,算筹响,铁竹破敌如破霜!」歌声里融合了彝族火塘调与太平天国战歌的韵律。
立春时分,石达开将最后一批铁竹算筹分发给各部落,算筹尾部的「翼」字暗纹旁,火德火塘神的合体像被金粉勾勒得熠熠生辉。阿古举起算筹对族人喊道:「这筹是咱们火塘的铁火棍,也是汉家的算理尺,火德火塘本一家,洋人鞑子休想跨!」马帮踏上驿道,茶砖里的算理布绘着双重星图:汉族的角宿一与彝族的火塘星重合在怒江源头。「算理就像火塘的灰,」石达开望着怒江奔流,铁竹算筹上的火塘神陶罐仿佛盛满算理之火,「表面冷了,底下永远热着。等这些算筹像火塘一样烧遍雪山,清廷和洋人就得尝尝火塘边的算理厉害了。」远处传来傈僳族孩童的算歌,歌词里「火德火塘」的叠唱与雪山回声共振,整个横断山脉都回荡着算理与火的合鸣。